編按:本書作者阿汝娜自美國頂級商學院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MBA(企業管理碩士)畢業後,到香港投資銀行工作,年薪近900萬元。25歲時欠了近4,500萬元的房貸,每個月還完貸款就成了「月光族」,完全沒有投資的概念。而她的丈夫周劍銓,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失業,32歲失去高盛銀行家的工作,從周劍銓的經歷可以發現,人生並不是一條向上的直線,一個人的財富和生活不是隨著年齡增長就一定會越來越多。雖然面臨巨變,但夫妻在接下來的6年中創業,到全球不同市場投資,靠正確、專業的投資決定,用創業的財富來投資,再把投資經驗分享給客戶和學員,他們成功從谷底翻身,白手起家賺到千萬資產。從他們一路奮鬥的經歷,整理出兩點值得大家謹記:1.你現在的經濟狀況,是你過去所有行為的結果。2.年齡很重要,改變更重要,任何時候開始改變都不晚。書中也提到,時代在不斷變化,沒有人能一直賺錢,總有一天會被淘汰。要記得「主業謀生、副業求賺」,有準備就不怕環境瞬息萬變,從簡單2方向從副業找到未來價值。
日期:2025-02-10
編按:財報除了可以當投資工具,對於個人的理財規畫也很重要。比方說,透過財報的架構,我們可以藉由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更清楚的掌握個人的收入與支出,找到最佳的資金配置方式。同時,也能培養有紀律的財務管理習慣,讓資產穩步增值。本文作者銀行家PaPa擁有超過15年的金融經驗,長年研究財務分析、企業評級,卻曾因迷上改車,每月背上18%的卡債。這段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理財的重要性。他發現,銀行評估是否放款的方法,同樣適用於投資股票,例如:毛利率、償還能力、現金創造能力,他自己買進台達電,半年內就獲利20%,同時,作者也提到,投資股票前看清公司的財報,才能避免遇到渣男股。
日期:2025-02-07
儘管美國川普已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仍遠低於競選期間60%關稅威脅,加上推遲國會「不出售就下架」法案緩衝期75日,讓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起死回升,川普還積極想在就職百日內就訪問中國,一再釋放有意與中國談判正面訊息。
日期:2025-02-03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2025科技願景再度引起全球熱議!在近期落幕的 CES 消費電子展中,他透過對談揭露人工智慧 (AI)、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腦機介面以及火星殖民等劃時代技術突破,並對未來科技和人類命運發展提出遠見預測。
日期:2025-01-26
(今周刊1466-1467)台下坐滿了西洋臉孔,各色瞳孔都盯著台上黃皮膚的短髮女生,來自台灣的楊双子(本名楊若慈)看起來卻不緊張,她只深吸了一口氣,接著,就簡短卻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一段話。
日期:2025-01-22
台灣世界展望會連四年調查走訪所服務的弱勢家庭,建構一張完整的經濟弱勢兒少需求圖像,透過不同地區的五大需求特性評估,他們精準投放資源,接住每個搖搖欲墜的脆弱兒少。
日期:2025-01-22
今周刊編按:美股週三 (1/15 ) 氣勢如虹,道瓊飆漲700 點,標普升近 2%,創 11 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以科技股為首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466.84 點或2.45%。近日被利空襲擊、表現疲軟的輝達總算回神,上漲超過3.37%,台積電 ADR (TSM) 亦漲 2.66%。台股周四(1/16)一開盤便上漲近500點,11點後更飆逾624點或2.7%,最高來到23138點,下午將召開法說會的台積電(2330)亦發動漲勢,上漲40元或4.5%,來到1115元。其他重量級權值股大反攻,鴻海(2317)最高漲逾2.9%、廣達(2382)2.8%,緯創(3231)漲幅更是近4%,聯發科(2454)則是上漲50元,最高來到1470元。身家4兆的「四兆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要來台,傳出將和供應鏈包括鴻海、廣達、技嘉、華碩等高層會面,專家說,這波輝黃供應鏈開趴行情能跑多久大家都關注,但至少黃仁勳在台灣的時間,話題不斷,相關族群應該都有機會表現。
日期:2025-01-16
總編的第一大持股—帝寶(6605)今日再度下跌,離前波高點277元已經下跌25%。過去半年來,總編台股組合報酬率陷入低潮,帳面財富約蒸發360萬元。正式做價值投資踏入存股之路已經邁向第14個年頭,報酬率起起伏伏是家常便飯。我以自身的經驗,建議訂閱戶可這樣做度過報酬率的低潮。
日期:2025-01-03
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傅立門( Eyck Freymann )與英國劍橋大學地緣政治中心研究員布羅姆利( Hugo Bromley )聯名投書《紐約時報》,示警台海衝擊恐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由於台積電掌握全球9成先進晶片,衝擊程度甚至超越COVID-19疫情,除建議美國採取與各國合組抗中聯盟等3道措施因應,也點名無人機的關鍵供應鏈,應盡快從大陸撤出,降低依賴度。
日期:2025-01-02
今周刊編按:立法院會週二(12/31)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評估,就能聘僱外籍看護。對此,勞動部對此表示遺憾,新法將造成外籍看護工市場供需失衡加劇,衝擊重症家庭聘移工照顧權益。
日期: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