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血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血糖共有855項結果
健康

「阿嬤,你怎麼沒感覺」腿麻腳腫別輕忽,小心糖尿病、肝硬化找上你...盤點足部8大隱藏危機

當你發現腳開始發麻、腫脹或抽筋時,常覺得只是疲勞、走太多路或運動過度嗎?其實,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症狀,恐怕是你身體的求救信號!足部的每一處疼痛,都可能藏著更深的健康危機,像是糖尿病、痛風或動脈阻塞等慢性疾病,甚至是肌腱發炎、關節結構異常或疲勞性骨折,千萬不要輕忽。《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出網友最常討論的足部不適8大症狀,一起細心觀察這些變化,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日期:2024-11-15

健康

連續血糖監測儀CGM值得買嗎?一個糖尿病前期患者、使用8顆CGM心得評論:誰需要?準確嗎?多少錢一次看

根據2022年糖尿病年鑑,台灣約有250萬的國人是罹患糖尿病的糖友,約佔人口的10.7%。而2023年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有11,625位糖友因此而離世。每個人會血糖偏高的原因,都不太一樣。像我雖然BMI很標準,也算常運動,但十多年來血糖一直處於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從95到100mg/dL出頭,糖化血色素也常在臨界值5.5到5.7%左右。

日期:2024-11-08

健康

糖化血色素每增加1% 罹癌風險就會增加18% 糖友易得癌症? 醫籲定期檢查追蹤

十八歲以上民眾約有二一八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不僅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更與某些癌症擁有共同危險因子,必須加以控制,才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及癌症風險。

日期:2024-11-06

生活消費

吃飯比吃麵容易瘦?愛吃飯的男生體脂難超標、女生腰圍小...醫師揭背後真相,怎麼搭較有飽足感?

「吃飯?吃麵?哪種比較容易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對亞洲人而言,主食幾乎多會選飯或是麵,可是為什麼吃飯會比吃麵較不容易肥胖?

日期:2024-11-05

健康

水果「吃錯時間」養出脂肪肝!甜度過高易消化不良、影響睡眠…專家:過了「這時間」就別吃

吃水果有益健康,但得吃對時間。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晚上要避免吃太甜的水果,除易消化不良,還有血糖上升、熱量過多、消化不良、影響睡眠與蛀牙的風險,若真要吃建議選擇莓果類等低糖份的水果。無毒教母譚敦慈則表示,她晚上7點後不吃水果,就是要避免可能脂肪肝。

日期:2024-10-24

健康

七成患者首度發作時症狀不明顯 三高族群須留意 無法微笑舉手說你好 速就醫救腦中風

十月二十九日是「世界中風日」,台灣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終生有腦中風危機,且此疾病有年輕化趨勢。了解腦中風危險因子,刻不容緩。

日期:2024-10-23

健康

銀髮族每7人就1人「骨質疏鬆」,一旦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還高!鮮肉醫師帶你「保密防跌」

國發會預估,台灣最快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熟齡長者。伴隨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65歲以上長輩中,約每七位就有一位骨質疏鬆,意味著高達14%的老年人口面臨骨鬆風險。骨科診所院長、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前高齡骨科主任陳建宏強調,「預防骨質疏鬆,不僅要保『密』防『跌』,更要強『密』健身。」

日期:2024-10-20

理財

悲喜劇與荒謬劇

近幾個星期資本市場變化像是觀賞悲喜劇,喜的是大戶、外資這些老狐狸;悲的是涉「市」未深的小白兔們。

日期:2024-10-16

科技

台廠布局》保健食品、供應關鍵原料藥、新劑型代工 搶食瘦瘦針三兆大餅生技台廠各有本事

瘦瘦針在全球熱銷,讓諾和諾德、禮來獲利大增,也讓生技業者關注切入市場的機會。在台灣,生技業者正各憑本事,從產品到代工,搶食全球市場大餅。

日期:2024-10-02

科技

獨家專訪》花半世紀探索糖尿病解藥獲唐獎生醫獎 丹麥「瘋狂」教授成全球熱銷瘦瘦針推手

今年唐獎生技醫藥獎項,由三位國際學者共同獲獎,他們的貢獻都是GLP-1的研究。其中,來自丹麥的他,是諾和諾德等藥廠投入GLP-1藥物開發、驅動瘦瘦針大行其道的推手。

日期: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