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0年6月的生日,是張鳳書最難忘的一次。在與好友相聚的慶生派對上,她接到爸爸罹癌消息,儘管慌張,但在冷靜下來尋求協助並諮詢專家意見後,展現家中大姐的沉穩,與父母、弟妹溝通達成共識,齊心陪伴與照顧爸爸安度治療的日子……期間,有沮喪、有挫折,但這些都打不倒張鳳書,反而激發她滿滿的正能量,學會有智慧地與爸爸溝通相處,這一年爸爸的狀況穩定,而她生活也精采。書裡記下的是屬於張鳳書的故事,希望能給予正在面對處理類似問題的人,些許靈感,陪伴罹病家人一起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
日期:2021-07-27
45歲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驚爆罹患血癌,他3/31深夜在臉書上寫下自己得了血癌,正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他寫道:「這個病有個特點,沒人知道怎來的,我是以為扁桃腺發炎從急診得知。首先向我得罪過的每個人道歉,誠心向你們道歉,我錯了,對不起,謝謝你大人有大量。再來,沒真的得罪但看我不爽的,我們握手和解吧,其實,事情都過這麼久,不要不爽了!」毛嘉慶說,自己一定會頑強地活著,要大家不必特別來看他,並開玩笑出院就要來辦趴踢,樂觀面對病情。
日期:2021-04-01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3-15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即使是醫學發達的今天,癌症若發生遠端轉移,仍幾乎等於不治之症。好在,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生長速度緩慢,若能借助不斷進化的篩檢與治療技術,及時阻斷癌細胞發展,康復機率遠比一般人想像得高。每一位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台灣人,一生約有4成機會罹癌。如果你沒把握永遠與癌症絕緣,積極篩檢、避免成為晚期病患,是戰勝癌症的最佳策略。
日期:2021-02-24
全球引頸期盼的疫苗進度,接連在一周內兩度傳出好消息,輝瑞BNT與莫德納各自研發有成的是mRNA疫苗,此技術在醫療及經濟上都帶來無限希望。
日期:2020-11-18
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以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隨時間逐漸變大,吳阿嬤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了罕見的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淋巴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初期症狀不明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日期:2020-04-27
40歲陳姓男子今年2月初發燒、疲倦持續兩週,就醫後才發現已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第一輪化療1個月多月宣告失敗,第二輪化療2個多月才成功,中間一度引發敗血性休克。所幸陳先生堅強對抗病魔,後續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緩解超過半年。
日期:2019-12-22
癌症的發生與個人飲食、不當的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等有很大關係,一旦細胞內的DNA遭受損害發生突變,加上人體免疫力不足以對抗、消滅時,發生癌症的風險便會上升。
日期:2019-10-31
體重爆瘦,別開心地太早!1名47歲婦人,3年前突然在半年內從原本的78公斤體重掉了20公斤,加上有腹悶的症狀,就醫檢查發現是淋巴癌作祟,且癌細胞相當頑強,可用的化學藥物治療皆無法抑制或根除,一度只能等待骨髓移植,幸好後經醫師評估使用新一代的標靶藥物,才讓腫瘤奇蹟似全部消除,追蹤迄今未有再復發的跡象。
日期: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