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虧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虧損共有6796項結果
政治社會

輕症到診所、重症到醫院,台大花6年推「星月計畫」…做這件事讓病患甘願被「下放」,向下轉診數6年翻倍

衛福部推動分級醫療多年,醫學中心收治輕症患者比率卻仍持續上升,近期發生的急診壅塞現象,也是病徵之一。為何台大醫院能用6年時間,讓向下轉診件數翻倍?

日期:2025-03-05

ETF

00919配息0.72元,買在24塊多帳面還是虧?小車:我買在25塊也不怕,高股息存股前3年有1特性「下殺加碼這2檔」

00919配 0.72元(2025年Q1)03/18除息,04/15發錢。Q1配0.72元,粗估全年配2.88元。3/3 收盤價為23.79元,年殖利率2.88 ÷ 23.79 ×100% ≒12.1%

日期:2025-03-04

ETF

存1000萬能多快?達人以00878為例,揭「張數翻倍」的秘密:22元可以買?賺9%殖利率,甜甜價看這裡

你也在為了退休生活努力存高股息ETF嗎?不要傻傻存了40年,才發現少做一個動作,讓自己多走了15年冤枉路。知美27歲開始執行自己的00878退休計畫,希望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你存下1000萬到底有多快。

日期:2025-03-04

台股

台股大跳水!台積電(2330)一度跌40元、台塑(1301)被壓在地上磨擦...3指標判斷:什麼股票可以留,什麼股票該賣了?

編按:228連假期間,國際市場利空消息頻傳。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將如期生效,並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額外關稅。此舉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市場擔憂情緒升溫。此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川普的會面意外演變成罵戰,進一步加劇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震驚全球投資人。受到國際利空消息影響,台股開盤後科技股普遍承壓。台積電(2330)開盤大跌40元,跌幅達3.85%,股價一度失守1000元大關。其他科技股如聯電(2303)、鴻海(2317)也同步走低,拖累大盤指數表現。台塑(1301)好不容易爬回40元大關,近一周再度被壓在地上磨擦,台股以22734點開出後,一度跌逾400點。原本在國營事業上班的股海老牛,40歲時靠著投資金融股、定存股、成長股及ETF等,每年穩定領息60萬元。股海老牛毅然決然辭去鐵飯碗,提早退休,他預計2024年有機會領息70萬元,相當於月領近6萬元薪水。

日期:2025-03-03

台股

想成為股海常勝軍,如何從「先開槍再瞄準」的新手,變成「邊開槍邊瞄準」的老手?要養成精準投資功力,掌握這些要訣就不是夢

股市交易,雖然只要備妥操作資金,開個戶就可以進場買賣,門檻低、上手快,但想要在股市中穩定地賺錢並沒有那麼容易,除了要有判斷走勢漲跌方向的能力外,還需要時間的磨練才有辦法邁向穩健的獲利之路。每位股民的操作方法與習慣雖然各有不同,但以打靶射擊作譬喻,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先開槍再瞄準」、「先瞄準再開槍」、「邊開槍邊瞄準」。

日期:2025-03-03

政治社會

總預算刪減衝擊/交通部遭刪凍逾170億,民眾哪些權益受損?領牌考照、搭公車、公路養護...衝擊一次看

年前立法院上演預算大戰,各部會預算慘遭刪凍。行政院今日(2/27)通過覆議提案,認定今年度總預算窒礙難行,經總統賴清德同意後,將移請立法院覆議。交通部也說明預算對民眾的具體衝擊。

日期:2025-02-27

國際總經

從棒球經營看企業核心價值 ——兼論連接器廠中探針

大谷翔平的七億美元合約震撼全球,馬斯克則以AI與自駕技術讓特斯拉市值翻倍。無論是球場或市場,企業若能如明星球員般具備獨特優勢,投資人將能見證價值的極限突破。

日期:2025-02-26

台股

投資攻略〉跌深可撿? 套牢族下一步? 名家看塑化「慘業」翻多指標

(今周刊1471)股價持續破底的塑化族群,農曆年前就有止跌反彈跡象,金蛇年開盤以來,台塑四寶股價更是紛紛攻上季線,究竟去年跌跌不休的塑化股,能否迎來谷底復甦的契機?被套牢或想搶反彈的投資人,又該如何因應?

日期:2025-02-26

傳產

超前部署〉行情大好時 他逆風關廠斬營收、不怕犧牲ROE 大連化工靠AI躲削價風暴

中國產能過剩風暴襲來,由長春集團二代林顯東領軍的大連化工,在風雨來臨之時就果斷停工,避免陷入削價競爭的危機,也保有沉潛再戰的底氣。

日期:2025-02-26

國際總經

俄烏和平談判推進 戰後經濟態勢開啟新局 韓企迎烏克蘭重建商機 三大產業蓄勢待發

每日經濟新聞社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今周刊》獨家取得其周刊《每經ECONOMY》授權,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國際化的新聞視野。

日期: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