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進軍電動車的腳步穩步推進,今(12)日一大早才宣布與美國電動卡車製造商Lordstown Motors簽定合作及購廠協議的好消息,下午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上,電動車也是最受中外法人矚目的焦點。對於日前美國媒體報導,大客戶蘋果擬由鴻海代工生產的發展多年的Apple Car,董事長劉揚偉首次公開回應,他不點名地表示,鴻海精神就是「只要客戶想得到,我們一定做得到」,既未承認也沒否認。劉揚偉也提到,今年鴻海在台灣的電動巴士可望交車100輛;為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及泰國國營企業PTT合作或代工的電動車,也預定在2024年投產。他預期,包括鴻海在內,各家車廠或製造商大力投入電動車關鍵環節的電池技術,將在2026~2030年出現飛躍進步。
日期:2022-05-12
江西小城冒出了世界鋰礦之王,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超過特斯拉……,新能源產業倏地崛起,這是中國經濟的激昂進行曲!平台經濟市值猛跌、補教業一夕絕殺,互聯網龍頭被迫轉向……,曾經火熱的產業驟然失溫,這是中國經濟的黑色安魂曲。但,當產業曲目完全緊貼領導者的喜怒哀樂,中國的長遠前景卻也蒙上陰影。「2022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帶你看懂習近平主導的中國悲喜;以及在如此劇變之下,台、港、中三地競爭力的未來消長大勢。
日期:2022-05-11
全球晶片供應緊張,許多國家憂心過度依賴台灣和其他廠商,正尋求晶片來源多樣化。根據日媒報導,美國與日本正積極合作,深化2奈米製程晶片領域,盼降低對台積電和三星等其他供應商的倚賴。此外,根據《財訊》報導,英特爾前兩天宣稱其2nm技術,有望從原本預訂的2025年,提前半年到2024下半年量產;同時,也搶先業界在研發工廠安裝目前最先進的高數值孔徑(High NA)EUV曝光機TWINSCAN EXE:5200,可說是來勢洶洶。
日期:2022-05-04
減肥是為了健康,股市也是一樣,當短線籌碼太過零亂,融資餘額過高,股市也就不太健康了。這時候就一定要「減肥」,就像把身上多餘的脂肪拿掉,要把過多的融資餘額減除,股市才會恢復健康,多頭也才會有起色。
日期:2022-05-03
台灣到底是不是外國媒體口中的,「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近年來西方國家愈來愈在意,台灣在全球晶圓代工佔比偏高,特別是台積電主導的先進製程產能佔比。如今在半導體製造之外,另一個隱然浮現的趨勢是,台灣在全球IC設計業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台灣幫」勢力正在崛起,連美國及中國都不能不注意。這是真的嗎?台灣IC設計業真的強到,連全球最強的美利堅都另眼相看?
日期:2022-04-28
高速傳輸與伺服器引爆的需求熱潮,不僅帶動遠端管理晶片等半導體IC設計公司業績,PCB、ABF載板、插槽及散熱族群等相關供應鏈,獲利均可望雨露均霑,值得逢低布局。
日期:2022-04-27
過去業務總是與主機板畫上等號的技嘉,其實二十二年前,就已成立伺服器團隊,如今,隨著這項業務的營收已衝破兩百億元,技嘉也順勢將之切割成獨立公司。
日期:2022-04-27
曾經,iPhone第二大組裝廠、由童子賢所領軍的和碩,因為錯失白牌伺服器,這個為同業廣達創造一年3000億元營收、助緯創培育出千元股價小金雞「緯穎」的產業,而被批評「只守著蘋果」、「吃蘋果太補」。現在,它卻在短短1年內,從鴻海、緯創、神達大舉挖角,打造一批人數超過兩百人、橫跨兩個事業群的團隊,全力對準白牌伺服器商機,晚對手12年出手的童子賢,這次,到底看到了什麼機會?
日期:2022-04-27
晶圓代工業者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所謂半導體成熟製程恐供過於求的說法大有問題,因為電源管理IC及車用晶片依然供不應求,力積電現有產能至少到2023年底都是滿載。其次,預計2023年中開始量產的銅鑼新廠,產能都已經被客戶包下來,因此力積電看不出來有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的問題。總經理謝再居則指出,據傳台積電未來幾年有14座晶圓廠要擴產,「如果大家肯定台積電可以擴14個廠」,台積先進製程又主要生產各類處理器,「周邊IC會有多少成長!」
日期:2022-04-26
台積電再度震撼市場,不僅今年第一季財報破表,全年營收更有機會超標,這意味先前外界擔心,烏克蘭戰事或中國生產重鎮封城的變數,並未明顯左右台積目前的經營表現。不僅如此,3奈米製程(N3)將如預期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加強版的N3E也有機會提前投產;至於下一代的2奈米製程則預計2025年投產。當然,未來台積電並非一切順風順水,總裁魏哲家指出,半導體生產設備交期拉長,已經同時影響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雖然還不影響2022年台積產能,但對2023年影響還是未知數,管理層正與供應商全力解決。
日期: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