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就醫時常分不清藥物不良反應、藥物過敏與藥物不耐症的差異,以致就診被醫生問起「吃藥是否會過敏」時,常常說不清楚,造成醫病之間產生不少誤會,讓醫生面臨「開藥好困難」的困境。
日期:2018-08-31
可憐的 Jason,還有比他更悲慘的老外嗎?短短三個月,出了兩次車禍,一次被車子輾過左腳掌,他撐著拐杖復健了兩個月,一次是被超速的重機擦過,右臉腫脹瘀血,還撞斷兩顆牙齒。
日期:2018-07-24
台灣夏天濕熱,冬天濕冷,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加上飲食多樣化,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民眾逐年增加,容易反覆感冒的患者也不少。中醫師建議,每年夏天可以進行三伏貼,約有八成病人的症狀都有改善!
日期:2018-07-03
她是眾人呵護的甜美公主,是台灣最賺錢的女子偶像團體S.H.E成員,老天卻跟她開了一個玩笑,在人生最幸福、最幸運的頂端,讓她跌進地獄,一場灼傷意外,全身一半皮膚毀掉,走出病房,她才學習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日期:2017-01-26
時序轉換到秋季,民眾開始能感受到天氣的明顯變化,也有許多人因為換季身體出現過敏現象,小朋友也出現「開學過敏潮」。醫師提醒,換季過敏若症狀持續超過3天,就必須使用安全性高的藥物控制。
日期:2015-09-17
蕁麻疹是過敏科最常見的疾病,據統計約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會出現至少一次蕁麻疹。它是一種常因食物或藥物而引起的皮膚過敏性疾病。蕁麻疹又稱為「風疹塊」,因其皮疹常呈現塊狀,而且會這裡消了,那裡卻跑出來,好像風一樣跑來跑去,台語又稱此病為「起清膜」。
日期:2015-08-25
迎接進步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新移民快速成長,台灣正邁向前所未見的多元社會,許多過去不曾意識到的問題正逐漸浮現,等待我們共同面對。
日期:2014-11-27
APEC期間,霾都北京出現藍天,居然是計算出來的,下周氣溫降5度,全家提前預知關東煮銷量增30%,就連雙十一購物節的5億個包裹能順利送到,全靠大數據! 當零售業、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到醫界都在談大數據,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數據的價值,就等同於石油與黃金。」你還在等什麼?
日期:2014-11-20
近日,一名患有痛風的劉姓男子,經過醫師詳細說明,並接受基因檢測後,確認體質不會出現過敏反應或藥物副作用,開始服藥治療,已有效清除痛風石,至今2年都未復發。
日期:2014-04-02
覺得藥太大顆不易吞食就把它剝一半服用?西藥傷胃,所以一定要加胃藥?把藥放冰箱可以保存得更久?諸多用藥的問題,答案可能和一般民眾想的不一樣,《今周刊》特別諮詢台大醫院藥劑部主任林慧玲,為你一一破除用藥迷思。
日期:20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