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畫廊的前1~2年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十方藝術空間創辦人董怡君笑道。2012年,才27歲的她就在台北開畫廊。只是,大學主修經濟,她從沒想過自己會進入藝術圈,更沒想過會成為畫廊老闆。語言能力佳的她,將藝術空間經營得很國際。除了和世界各國藝術家合作,更在NFT最紅之際舉辦「OneOffs NFT國際藝術博覽會」。這幾年全球藝術市場低迷,她計劃將藝術家的作品變成IP,不只賣作品,也賣周邊商品,將市場做大。
日期:2025-02-11
在台灣,每年有眾多規模大小不一的藝術博覽會輪番舉辦,讓入場觀展的受眾群也漸趨多元。內行人入場看門道、外行人湊熱鬧,從新手藏家到資深藝術愛好者,即使身分不一樣,都能因為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大開眼界,備受美學薰陶。
日期:2024-10-16
你沒有不表態的自由!極權專制與自由民主的分際!這兩天,除了立法院上演擴權大亂鬥,數萬民眾上街頭,中國發動軍演的大新聞外,社會議論紛紛的是五月天帶頭的藝人表態。
日期:2024-05-27
疫情後全面回歸的「二○二四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於三月二十七日正式啟動,今年參展藝廊數目比去年增加六十六家,更有來自四十個國家與地區的藝廊,匯集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的經典之作,與當代知名及新進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台灣亦有十家畫廊參展,令人期待!
日期:2024-04-02
為鼓勵企業支持文化發展,將其納入永續發展實踐,將提供公司治理評鑑分數,鼓勵企業透過捐贈、贊助、投資等方式支持文化藝術活動,文化內容策進院院長盧俊偉將ESG小組轉為專案辦公室,推動文化內容、社會影響力和企業價值的結合,創造CSR/ESG行動方案,以實現社會影響力和共享效益。盧俊偉將於11/6(一)參與今周刊舉辦的「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秋季場:2023|數位驅動X零碳革命」,以融合文化創意、共創企業ESG新契機為題,進行分享講座。
日期:2023-11-01
為振興藝文產業發展,文化部規劃將「藝FUN券」常態化,預計對滿18歲的青年發放「文化成年禮」,每人1200元。文化部周四(2/16)宣布,除原本的18歲、21萬人以外,加發19至21歲,每人1200點,相當於1200元成年禮金,可用於看展覽、演出、買書、看國片、買文創或工藝品等藝文消費,總計90萬人受惠。至於何時可發放?文化部長史哲周四(3/2)透露,要等振興預算確定通過,努力在今年6月畢業季發放,而「2001年9月至12月」出生的學生,高中階段都在疫情間度過,卻領不到錢,被視為「文化邊緣人」,史哲也承諾會擴大該年齡層為文化成年禮適用對象。由於目前文化成年禮金實體合作商家,僅6千至7千家「少的可憐」,史哲表示,未來合作實體商家也會增加到1萬家以上。(原文刊載於2023/2/16,更新時間為2023/3/2)
日期:2023-03-02
編按:第57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導演曹瑞原執導的《斯卡羅》,獲得包括「戲劇節目獎」等13項入圍,在曹瑞原眼中,這是將台灣影視作品推向國際的大好機會。「我不希望只是把台灣的歷史故事講出來給台灣觀眾聽,這不夠,我給自己的任務是讓台灣的影視往外走,被國際觀眾看見。」曹瑞原也樂見所有因觀賞《斯卡羅》後所引發的溝通與辯證,也期待對那段歷史感興趣的影視工作者,繼續投入創作,「我相信有了《斯卡羅》的背景描述,會讓未來的戲劇容易得多。」(原文刊載於2021/8/22,更新時間為2022/10/13)
日期:2022-10-13
「我也想回家鄉工作,陪在父母身邊,但是沒有就業環境。」這是以前許多北漂台東孩子的心聲。但近年來不只回鄉的青年變多了、城市也變得更有朝氣、甚至變得更好玩了,讓人忍不住想問「台東,是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