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將在5/18(二)起紙本停刊,5/17(一)為最後一次出刊,《蘋果日報》工會也貼出訊息指出,目前801名員工將資遣326人,未來將由執行長吳玉愛接下《蘋果新聞網》運作責任。《蘋果新聞網》於下午5時左右推播告知讀者,全文如下:
日期:2021-05-14
台灣近日中南部缺水問題,日趨嚴重;媒體人韋安指出,倘若台灣不能正視或積極處理「旱災」的話,再下去必定會影響台積電的生產作業,全球90%的高階晶片,仰賴台積電生產,缺水狀況若不能改善、持續惡化的話,嚴重恐會造成全球性高階晶片生產「斷鏈」。
日期:2021-04-13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的海嘯,讓福島第一核電廠停擺失控,險些釀成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核災;日本首相甚至擔心科幻小說中的「日本沉沒」,即將成為現實。最壞的劇本雖未發生,但足以讓人反思使用核電的風險與代價,台灣社會也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反核意志。10年後的今天,「非核家園」這項曾具高度共識的價值,卻屢屢受到挑戰;重啟核四,再次成為公投選項。究竟是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還是我們忘記了當年的教訓?
日期:2021-03-10
發生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轉眼10年了。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採訪了當年肩負因應災變重責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他口中,這是一場「日本差一點全面戰敗」的戰爭;若論「核災帶給世人的教訓」,當年身為指揮官的他,理應是地表上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
日期:2021-03-10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由於恐破壞桃園大潭藻礁的生態環境,環保團體發動「真愛藻礁公投連署」,近期意外獲得在野黨響應,挑動府院黨敏感神經。這項公投連署同時牽涉能源轉型、以及將在8月登場的「核四重啟公投」,使這個長達20多年的的環境案,成為藍綠對決的新戰場。藻礁公投到底吵什麼?本文整理關鍵問題,帶讀者理解這個複雜的爭議。
日期:2021-02-26
今年春節飛不出國門,忍不下出國的癮頭,過年就在台灣各地走春,踏進宛如國外的風景。台中有美式紐約風的摩登建築,在台南停留造訪日本小京都,花蓮的歐風夢幻屋打卡最靚,東方風韻的中國林園藏在新竹之境,省下機票錢,在國內安心旅遊,欣賞異國風情之美。
日期:2021-02-08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今(8)日宣布,將爭取代表國民黨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
日期:2021-02-08
短短一個月內,國內就舉行了兩次罷免投票,類似戲碼,未來還可能反覆上演。《憲法》明定的罷免制度應該落實,但必須在還權於民的理想與避免無謂仇恨動員間,重新取得平衡。
日期:2021-02-08
《猶太人致富金律》中提到,找到個人的伊甸園,亦即通往富足之路,由四條路徑匯集而成。這4條道路的路途,必然存在許多的阻礙或敵人,也可能有助力與盟友。富足之路,宛如一條朝聖者旅程,是一趟冒險,也是一種修煉。12個富足人生朝聖者的故事,體驗他們淬鍊出來的智慧與教訓。
日期:2021-02-08
編按:過去一年多來,台灣防疫成績一直在國際間名列前茅,然而,自疫苗問世以來,眼看美國、英國等國都已陸續施打,全球疫苗注射破億劑,卻有逾6成集中富國,以色列估計更有37%總人口施打過,台灣的疫苗採購還是遲遲只聞樓梯響,比50幾個國家晚取得疫苗。對此,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湯先鈍教授認為,用道德來譴責他國政府的疫苗政策,是最不切實際的。台灣該如何避免掉入「贏在防疫起跑點,卻輸在疫苗終點線」的泥沼呢?湯先鈍教授建言如下。
日期: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