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展開轉型計畫,台灣功率元件大廠強茂全力朝向車用等高階市場發展。在幾乎從零開始的技術布局下,如何從低壓走向高壓元件,更從中國跨入歐美市場?
日期:2023-10-11
中國正積極提高電動車的電子零件自產比率,半導體與汽車零配件製造能力也日益茁壯中,面對新的趨勢變化,相關台廠供應鏈必須認真面對近憂遠慮。
日期:2023-10-02
台積電在德國設廠可望獲得高達50億歐元的補貼,引發同在當地設廠的競爭對手格芯不滿,認為將強化台積電主宰市場的地位,揚言將向歐盟提出申訴。
日期:2023-08-27
英特爾預計再對馬來西亞廠區投資六十億美元,打造成該公司全球產能最大的先進封裝基地,在東南亞半導體的投資熱潮中,馬來西亞如何成為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加速發展的關鍵?
日期:2023-08-23
台積電正式宣布德國建廠計畫,將與歐洲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恩智浦、博世合資設立公司。面對海外製造成本偏高,以及美國廠工會問題的當下,台積電有什麼方法降低歐洲新廠的風險?
日期:2023-08-16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於周二(8/8)董事會通過多項議案,其中最吸睛的就是核准於不超過歐元34億9993萬元(約美金38億8490萬元,也就是約新台幣1234億元)之額度內,投資由台積電主要持股的德國子公司Europe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ESMC)GmbH,以提供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 回顧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6月股東會時,對德國設廠一事還保有一些模糊空間,由於考量當地供應鏈不成熟與人力供給恐不足的問題,劉德音仍在與德國政府討論補助金額,且強調希望「不要有條件」,顯然是被美國設廠經驗嚇到。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起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納州的廠是全資持有的子公司,在德國廠選擇與羅伯特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英飛淩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和恩智浦半導體( NXP Semiconductors N.V.)共同投資。 這間落腳德國德勒斯登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urope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ESMC),將以提供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為主要任務。台積電指出ESMC代表著300mm晶圓廠興建計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支援汽車和工業市場中快速成長的未來產能需求,其最終投資定案尚待政府補助水準確認後決議。此計畫依據《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的框架制定。 籌備中的合資公司經監管機關核准並符合其他條件後,將由台積公司持有70%股權,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則各持有10%股權。透過股權注資、借債,以及在歐盟和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總計投資金額預估超過100億歐元。該晶圓廠將由台積公司營運。ESMC目標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興建晶圓廠,並於2027年底開始生產。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本次在德勒斯登的投資展現了台積公司致力於滿足客戶策略能力和技術需求的承諾,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加深與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半導體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歐洲對於半導體創新來說是個大有可為之地,尤其是在汽車和工業領域方面,我們期待與歐洲人才攜手,將這些創新引入我們的先進矽技術中。」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 Dr. Stefan Hartung 表示:「半導體不僅是博世成功的關鍵,其可 靠的可取得性對於全球汽車產業的成功也至關重要。博世不僅持續擴大我們自有的製 造設施,做為汽車供應商,我們亦透過與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來進一步鞏固汽車供應 鏈。我們很高興能爭取到與台積公司這樣的全球創新領導者攜手,以強化德勒斯登半 導體晶圓廠周邊的半導體生態系統。」英飛凌執行長 Jochen Hanebeck表示:「我們的共同投資對支持歐洲半導體生態系統而言是一重要里程碑,這項計畫強化了德勒斯登作為全球最重要半導體樞紐之一的地位, 而此地更早已是英飛淩最大的前端製程據點所在。英飛凌將利用此全新產能滿足不斷 成長的需求,尤其針對汽車和物聯網領域的歐洲客戶。先進的製造能力將為開發創新 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基礎,以應對低碳化(decarbonization)和數位化 (digitalization)等全球性挑戰。」恩智浦半導體總裁兼執行長 Kurt Sievers 表示:「恩智浦半導體非常致力於強化歐洲的 創新和供應鏈彈性,我們感謝歐盟、德國和薩克森自由邦認可半導體產業的關鍵角色, 並對推動歐洲晶片生態系統做出實際承諾。這個嶄新且標誌性的半導體晶圓廠建設, 將為因急劇增加的數位化和電氣化而需要各式矽製品的汽車和工業領域,提供所需的創新和產能。」
日期:2023-08-08
紐約時報日前專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這次3小時的訪談過程中,張忠謀表示自己在2018年退休,當時的時間點是合理的,「這是由技術而不是政治驅動的」,但張忠謀也坦言,現在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挑戰之際,他對自己無法掌控局面感到有些遺憾。
日期:2023-08-08
許久未公開露面的「台灣DRAM教父」、今年邁入70歲的高啟全,終於在周三(7/12)的半導體特用氣體供應商兆捷科技興櫃前記者會,以兆捷董事長的身分亮相。在記者會的問答環節,大家好奇曾經在DRAM大廠指揮千軍萬馬,如今卻當了員工僅42人小公司董事長的高啟全,為何有這麼大變化?他是怎麼想的?
日期:2023-07-13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5/11)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首次提到,台灣本地生產的汽車每年約20萬輛,隨著鴻海Model C休旅車如期在今年第四季量產(納智捷n7),鴻海目標是希望吃下10%的國產汽車市場,也就是每年兩萬輛。2022下半年納智捷開放的n7預購量衝上25000輛,他表示這接近鴻海內部的目標,並預期在首批n7交車、消費者開始回饋市場反應後,Model C後續銷量會更明確。劉揚偉在法說會QA時也提及,兩年來鴻海不僅積極尋找電動車代工的新客戶,多家傳統車廠也主動找上門來洽談合作。隨著汽車市場狀況持續變化,他大膽預言,「傳統車廠轉向整車代工一定會發生,在一年內就會發生!」
日期:2023-05-11
德國官員證實,台積電規劃與博世、英飛凌等廠商在德勒斯登興建晶圓廠,總金額可能達100億歐元(約新台幣3400億元),不過尚未定案,德國總理蕭茲日前也暗示台積電可能投資。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