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是所謂的「民歌五十」年。在2025年2月,有多場以「民歌五十」做為號召的大型演唱會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登場。這幾場演唱會場場完售,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懷舊」是個關鍵詞。許多中年或初老的觀眾進場去聽他們年輕時代的歌曲,台上的歌手多半是當年的原唱,也許因年紀漸長而歌藝退步,但歌迷們並不在乎,沉醉在他們的歌聲中,夢迴自己的青春歲月……。
日期:2025-03-28
(今周刊1475)這是豐田集團會長豐田章男獨子──豐田大輔第一次來台灣。扛著豐田姓氏,他不斷內化豐田哲學,期待靠Woven City證明自身能力。
日期:2025-03-26
「你要勾勒人生的樣貌,看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天生喜歡美麗的事物,所以進了晶華。」「定錨後,我會再去勾勒人生願景,我不要關在屋子裡,我要走出去,去世界各地,穿梭在各大機場,那時我的工作是人資、公司治理,我不想要世界這麼小,就透過念書去看世界。」台南晶英酒店總經理李靖文是個遠見主義者,她對自己的「下一步」很有想法。在中學教英文時,已準備出國留學,在瑞士讀完飯店管理後進入飯店,從儲備幹部當到總經理。她還是個學習狂,擁有近50張證照,人資、芳療、中醫…。到上海復旦大學讀總裁班、政大EMBA台商班、澳門科技大學念工商管理博士班,她不停止的朝著目標、堅定地走著。
日期:2025-03-18
文組畢業的人,真的不管學歷再高、能力再好,都無法闖進科技業圓夢嗎?有網友前後投遞了70封履歷到科技公司,好不容易獲得部分上市櫃公司的面試機會,但最後又通通收到「感謝信」。原本北漂想往竹科發展的他,認為自己想進科技業闖蕩的夢想感覺無望了,目前向他招手的都是傳產業,他頓時失去了職涯方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事實上,文組生不是沒有機會進入科技圈,甚至加入台積電都不無可能!台積電今年擴大徵才8000人,工作地點包含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碩士畢業工程師平均薪資甚至上看200萬元,想找的就不只理科生。
日期:2025-03-18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也許這份排名可以讓學子們當作參考。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日前公布2025年度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台灣大學在受評比的55個學科領域中,有47個領域上榜為最多,其中有7個學科領域進入前50,包括資料科學、社工等。至於成功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興大學、政治大學以及中央大學都有上榜。其中中山大學有5個新入榜學科,包含現代語言、醫學、環境科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社會學。理工領域如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化學工程、機械工程、化學等學科名次都有所進步。
日期:2025-03-15
編按:本書作者丹.斯特魯策爾在17年前,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投資公司的創辦人約翰.坦伯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相約見面後,徹底顛覆他對退休的想像。當時86歲的約翰爵士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財富,不過他的精力、專注程度及幹勁仍像創業青年,約翰爵士踩著輕快步伐,穿西裝、領帶的整齊裝扮,臉上掛著他富有感染力的標誌性微笑。作者還發現,約翰爵士的辦公室,跟富麗堂皇扯不上邊,甚至非常低調,擺舊家具,但桌上滿是最新的報紙和雜誌,表示這個人一定很關心時事現況。約翰爵士不但沒有退休、也沒有慢下來,他的時間表似乎和其他的企業執行長一樣吃力。作者從約翰爵士的人生哲學發現,頂層1%的人如何為人生下半場做準備,他發現認為退休不是終點,而是人生的另一開始,同時,他歸納出4項策略,讓晚年可以活得更充實又豐富。
日期:2025-03-13
近期中國加大對台灣內外部施壓、分裂的各種舉措,總統賴清德周四(3/13)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直言中國利用民主台灣的自由與多元開放,吸收黑道、媒體、名嘴、政黨乃至於現、退役軍警,對我方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賴清德表示中國已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因此,賴總統列舉台灣正面臨中國「對國家主權」、「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等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同時宣布17項因應作為。賴總統針對不同群體提出做法,針對軍人,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軍法官人事條例」等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修正領取退除給與人員相關規範,以遏制現、退役軍人各種打擊國軍士氣爭議言行;清查、管理國人尤其是軍公教申請各種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中國證件。針對來台定居、居留的中港澳人士,要求依法確實放棄中國戶籍、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也就港澳人士增列長期居留規定;針對立委到村里長等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落實赴中國交流揭露制度;針對演藝人員,強化其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
日期:2025-03-13
編按:本書作者丹.斯特魯策爾是一位「財富研究員」,他觀察研究世界的超級富豪超過30年。在研究頂層1%有錢人的生活態度、方法和習慣的過程中,發現富翁都存在一些共通模式!一般人對富翁的想像,會想到有錢人生活奢侈、躺著就有被動收入,但多數的有錢人是住在中產階級社區、開二手車,為了經濟壓力而高工時、壓力大還睡眠不足。頂層1%的有錢人之所以會致富,在於他們非常節儉,錢都花在會增值的東西,收入的25%~50%都拿去儲蓄。有錢人不會像其他多數人,買自己買不起的汽車,甚至是每天去星巴克買一、兩杯拿鐵,而不是自己準備咖啡。有錢人其實是選擇來的,他們延遲享樂,讓花費低於收入,在生活方式做不少犧牲。
日期:2025-03-11
桌上一瓶、包包也一瓶?無處不見的瓶裝水方便又解渴,不少人都習慣隨身攜帶。然而,科學家近日警告,為了降低大腦內的「有毒塑膠微粒」含量,應該要盡量避免飲用瓶裝水。
日期:2025-03-07
一個專業口譯能救全村!——川澤談崩的「語言悲劇」昨日的川澤會談震撼全球,甚至讓Epstein的瓜變地不重要。然而,這場外交災難本可避免——只要現場有一位「口譯」。畢竟,東歐直球對決 vs. 英語世界靠緩衝辭——這場談判從語言層面就註定是場悲劇。
日期: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