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個聚焦於餐飲業的「傳統美食永續發展產業加速器」,是由三商餐飲所成立,希望從農場生產、加工製造、食品販售到餐桌和餐廳等產業鏈相互串聯,提升臺灣餐飲市場競爭力,不只立足臺灣,更要放眼世界。
日期:2024-12-23
台灣每年廚餘量約405萬噸,很多食物都還在賞味期內就被丟棄,惜食平台Tasteme App與店家合作,透過50元福袋方式,讓這些良食延續給需要的人,減少食物浪費和碳排放。
日期:2024-12-19
伴手禮是城市品牌的重要指標!屏東縣舉辦「十大伴手禮暨好店徵選」活動,鼓勵商家將自家特色和在地文化融入產品,展示獨特的屏東之美,讓屏東的觀光和產業更加分。屏東縣長周春米希望活動不僅是選出優質商品,更是代表屏東的一種「厚禮」,讓收到的人都能感受到屏東「有厚禮數」的感動。
日期:2024-11-12
在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下,「永續意識」已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日常行動的重要原則。今周刊今(26日)舉辦第三屆「自綠生活節」,活動響應聯合國的ACT NOW氣候行動,鼓勵大家從日常生活入手,為地球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日期:2024-10-26
根據衛福部公布二○二三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胃癌位居第八位。但胃癌發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誤以為只是胃腸不適而輕忽,一旦發現已是晚期,中西醫如何整合治療胃癌?
日期:2024-07-10
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核廢水入海,讓中國、南韓民眾陷入恐慌,紛紛開始「囤鹽」,不少台灣民眾也到賣場搶購。台鹽(1737)連續發聲明稿,說明通霄精鹽廠產能足以供應全台民眾食用所需,呼籲切勿人云亦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囤鹽。同時也秀出多張通霄精鹽廠的庫存食鹽,像民眾保證「不會缺貨」,也強調製鹽海水送原能會檢測,都是輻射零檢出。台鹽周一(8/28)盤中股價衝至40.5元,創近19年新高,周三(8/29)收在34.7元,盤中一度下挫9%,收盤成交量為7048張,較昨日成交量減少。
日期:2023-08-29
來自韓國的僧侶正寬法師(Jeong Kwan),因為做出精緻蔬食料理而舉世聞名,她曾因於2022年榮獲亞洲50最佳餐廳標誌人物獎(Icon Award Asia ahead of 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2022)而獲得世界關注。
日期:2023-02-09
在國內旅遊熱潮爆發的這一年,島內的幾個老城區,不約而同地將許多廢棄、老舊的景點做改造。當荒遺數十年的廢墟以新面貌再造人氣、已成經典的基本款觀光景點再闢新玩法,春遊台灣最新的老據點,好玩、好吃、好買,在旅行間重新感受在地蘊藏的文化厚度。
日期:2023-01-17
當大環境不時冒出黑天鵝、灰犀牛等干擾變數,面對未知的混沌,焦慮在所難免,但「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不願向現實妥協,使得愈來愈多人積極投身尋求改變的解方。進入第8年的「臺北好社企」正是這樣前瞻趨勢的新力量,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培力社會企業,從食農創新、環境保護、減碳循環、社會共融、醫療照護、教育創新等六大議題全面展開,持續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的創新,打造兼具永續與多元的未來新風貌。
日期:2022-12-01
Tasteme app透過線上線下整合平台模式,讓消費者用銅板價就可以買到物超所值的良食福袋,減少餐飲業即期食品浪費問題,實現店家、消費者與交易平台三贏的商業模式。
日期: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