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光電環評新制上路後,在環境敏感區、山坡地達一定規模的案場都將適用。雖然新制有望促進社會溝通、降低疑慮,但若沒建立明確環評標準,恐拖垮審查進度。
日期:2024-12-04
衛福部食藥署聯合地方衛生局執行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稽查,今年7到8月共抽驗834件,其中79件不符合規定。知名泰式料理「瓦城」台南大遠百店被抽驗到香菜殘留禁用農藥,已裁處上游供應商6萬元,「馬辣頂級鴛鴦鍋」台北信義店抽驗到的百香果,同樣檢出禁用農藥,正由衛生局處辦中。
日期:2024-11-04
《國土計畫法》將在明年4月30日上路,不過地方尤其是農業縣市人心惶惶,最大爭議點是農一與農二只能作農業專業區,不少地主認為其權益受損,也有地方政府認為限制發展。蔡易餘等22名民進黨立委週三(9/18)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仍有部分縣市尚未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呼籲行政院可以展延時限2至4年,待充分溝通後再行上路。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強調,「多溝通」,相關子法已陸續公布,內政部立場就是依法行政,國土法如期上路是最大目標。農業部則是回應,尊重這次記者會中立法委員所提的意見,然而農業施政資源投入和國土計畫法並非對價關係,未來農業部也將持續研擬相關政策方案,並不會因國土計畫法上路或延後而中斷。對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則表示,民進黨政府推動國土計畫法,自家立委現在卻站出來反對,「不知道民進黨現在是在演哪一齣,民進黨執政的荒腔走板,單純就國土計畫法展露無遺」。國民黨籍雲林縣長張麗善受訪時表示,看到民進黨立委與國民黨、民眾黨大家站在一起從善如流為弱勢農民發聲,樂觀其成。
日期:2024-09-18
選擇環保餐廳、採購綠色商品、入住環保旅宿,進行綠色旅遊、綠色交通是一種永續態度也是國際潮流,陳其邁市長今日參與「高雄人・自綠生活」活動,邀請市民朋友從食衣住行育樂購落實綠生活,而他不僅積極推動公部門、企業淨零轉型,自身也拿到相關國際證照。為落實綠色生活,他希望民眾支持綠色商品,讓綠色商品可以在有利的市場環境成長,成為採購的主流。
日期:2024-07-20
中央、地方溝通不良,基層民眾不了解,讓預計二○二五年四月三十日上路的《國土計畫法》推動卡關,過去已修法延遲三年期程,如今朝野立委提案再延後上路,建立國土新秩序不容一拖再拖。
日期:2024-07-10
近日媒體報導,屏東因為瘋種電,造成家園變貌、老農離農、青農迫遷的窘境,然而,長期深耕屏東地層下陷區及不利耕作區的業者看法則是不同:「很多地主是老農,他們的農地因為別人抽地下水整個陷下去,是標準的荒地,已經沒有用處了」。
日期:2024-01-08
從近期的「液蛋稽查」事件,到前陣子的「美豬洗產地」、「好市多毒莓果」事件,不僅引起全民關注食安議題,學習識別食品資訊的同時,還有一群稽查團隊,始終做民眾的幕後英雄守護食品安全。
日期:2023-12-07
學校營養午餐挨批「不營養」,食安屢出包,餐費用途更是不透明,各縣市制度紊亂,攸關全台上百萬國中小學生健康的學校午餐,幾十年無專法可管,孩子在校到底吃了什麼?
日期:2023-11-15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
兒福聯盟發布「2023台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以問卷方式調查,發現8成國中生午餐吃不飽還留下剩菜廚餘,普遍認為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不好吃。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相較於日本於1954年、南韓於1981年就有營養午餐的專法,台灣卻沒有專門法規保障孩子營養午餐的健康;同時發現台灣的孩子相較日韓,出現較胖、矮、蛀牙多、視力差等狀況,認為是缺乏營養午餐專法所致。
日期: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