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8-22
台灣供應鏈與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連結愈來愈深,除了既有廠商成為中國市場或美國特斯拉的供應鏈,由鴻海(2317)發起的電動車開放平台MIH是另一個受到矚目的模式。但在此之外,一個將成為1億人口的消費大國,正向台灣招手,希望可以洽談我國的半導體製造業或電池廠赴越南設廠,厚植該國在地化的電動車產業。這個國家就是越南,向台廠招手的是越南最大民營企業VINGROUP旗下的汽車製造事業VINFAST。
日期:2022-08-22
編按:受轉投資南山虧損衝擊,潤泰全(2915)每股淨值從第一季底的101.38元滑落至Q2的5.76元低於票面,雖然沒有下市危機,但確定取消信用交易資格,自周二(8/23)起實施。台灣證交所周一(8/22)公布,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業)2022年第2季財務報告之每股淨值資料符合應暫停及恢復融資融券交易之名單。臺灣證券交易所依據「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4條、「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22條及第23條規定,審核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業)公告並申報之2022年第2季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資料。符合暫停與恢復融資融券交易之有價證券調整名單中,每股淨值低於票面,應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之有價證券共有5家包括:聯發(1459)、台揚(2314)、潤泰全(2915)、立萬利(3054)、慧友(5484)。而每股淨值回復至票面以上,應恢復融資融券交易之有價證券共有1家:建碁(3046)。根據《財訊》報導,潤泰雙雄的淨值重挫風暴,至今仍在市場上餘波蕩漾,投資人對於大幅度仰賴投資表現的控股公司,未來更應謹慎為宜。
日期:2022-08-22
編按: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國內投資組前組長游迺文,接受寶佳集團招待吃一頓6萬元私廚「馥邑隱廚」,在座的除了游迺文,還有復華投信主管也在場。事後游迺文指示代操勞動基金的復華、統一、群益投信經理人,以高價買進遠百股票,護航寶佳出脫遠百持股套利1.8億元,游迺文帳戶事後還出現900多萬元可疑資金。台北地院週五(8/19)依《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圖利、《證券交易法》操縱股價等罪起訴游迺文,並依證交法操縱股價罪判刑9年、褫奪公權5年。寶佳唐楚烈、投資主管邱裕元依證交法高買股票罪皆判8年,復華投信公司投資長邱明強、副總經理劉建賢依投顧法背信罪各判4年、3年8月。可上訴。其餘7名被告,統一投信副總經理闕志昌、經理孫民承依投顧背信罪判3年8月、經理郭士慶同罪判3年4月,研究員俞建業偽造文書判8月;復華投信研究員陳周倫偽造文書判10月。群益投信副總經理謝志英、共同基金經理人湯明真2人獲判無罪。合議庭並宣告發還或追徵沒收寶佳集團不法所得5億3879萬元。今周刊1250期即針對這場勞動基金魔鬼交易,進行深入報導,以下為報導全文。(原文刊載於2020/12/2,更新時間為2022/8/19)
日期:2022-08-19
王女士(化名,70歲)個性開朗、熱情,堪稱「資深玩家」,游泳、打球、跳舞樣樣來,興趣相當廣泛;新冠肺炎疫情前,時常出國旅遊。然而,就在屆齡退休、準備迎接更寬廣的人生時,確診了肺腺癌。她勇敢、堅毅的面對,不僅為自己拍下美美的「畢業照」,還慰勞自己住進杜拜帆船飯店,灑脫的說:「罹癌又何妨?跟它直球對決就是!」
日期:2022-08-18
氫是宇宙間最簡單、最普遍的化學元素,燃燒後的產物為水,沒有碳排放,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是終極潔淨能源,也是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拼圖。打造氫能新經濟,開啟淨零新時代!
日期:2022-08-18
藝人艾成昨日(8/17)上午驚傳墜樓身亡、享年40歲,據親友透露,艾成過去5、6年情緒相當不穩,曾經還有疑似中邪狀況,整個人像發瘋似的狂吼、出現幻聽,雖然妻子王瞳和教友們不斷給予關心、陪伴,但有不少人質疑,艾成明顯已經是重度憂鬱症,為何不將他就醫,任由這樣情緒惡化導致憾事發生?一名罹患抑鬱症11年的患者分享自身經歷及心聲,表示事情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憂鬱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是患者一輩子的課題」。
日期:2022-08-18
在全球糧食危機、減碳降低食材里程數、環境永續的議題下,在地、原生種食材也漸漸受到重視。台灣亦不乏原生種食材,近年備受討論的特有種油芒、原生種羅氏鹽膚木、刺蔥等,紛紛在不同菜系間嶄露頭角,而擁有獨特香氣、味道的馬告更跨越國界,獲得許多主廚青睞,成為讓風味更頂尖突出的要角。
日期:2022-08-17
一八八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效應遠達歐洲,畫家孟克目睹這幕奇觀,於十年後畫出《吶喊》。至此,《吶喊》成為焦慮、崩潰的圖像代表,從動漫、萬聖節面具到電影,《吶喊》無所不在,深深影響視覺文化。
日期:2022-08-17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喬」了近兩個月、版本至少變動過3次的人事案,為何是這家營收破兆的電子組裝大廠,走出愈來愈「鴻海化」的關鍵決策?
日期: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