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二○五○年的台灣,不再燃燒煤炭,依賴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所有天然氣發電廠都「進化」為氫氣發電。在台電肩負電力低碳化重任背後,少不了中研院的科研支持,而改變也是現在進行式……。
日期:2024-07-31
中研院攜手台電在周二(11/14)發布「去碳燃氫發電技術」,成功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發電技術跨出實驗室,串接商用小型發電機組,並設下目標,要在年底前用去碳燃氫技術產出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發電示範。總統蔡英文見證此項技術後表示,政府在3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150億元,加速相關研發和應用,因此政府會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及法規,讓台灣的淨零科技和國際接軌,更帶動國際投資台灣,成為區域領頭羊。
日期:2023-11-14
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臺灣目前的中小企業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8%,其就業人口約占整體的8成,銷售額超過26兆元。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駐外台商回流投資,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內外銷表現,卻也使年度用電量不斷攀升,能源議題亟需解方。中小企業一直是臺灣經濟的命脈與基石,面對減碳需求,中小企業受制於產業性質、規模與融資等條件,能源轉型相對困難,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資源規劃綠電發展,帶領中小企業迎向綠色時代,將會是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日期:2023-09-12
(今周刊1388)高盛報告指出,2050年氫能潛在產值高達30兆新台幣。衝著這個龐大的利益,以及國際話語權,各國卯足全力砸錢發展氫能,國內產業也虎視眈眈,開始埋頭尋找商機⋯⋯。但在這場國際卡位戰中,腳步落後的台灣,究竟要從何開始急起直追,政府又能否帶著企業,搭上最後一班氫能列車?
日期:2023-07-26
國民黨連2天引用監察院就前年513大停電調查,先指台電在期間啟動核電廠中的氣渦輪發電機為使用「核電」,後又改指台電發「黑電」,台電周五(7/7)澄清表示,該氣渦輪發電機是以輕油為燃料,並非核電,且歷年都有使用氣渦輪電機,並非所謂「黑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開砲反擊「這個報導是沒有常識的報導」,核電廠不可能偷發電,且目前進入除役狀態,必須保持維護,才能進行除役,所以是用柴油發電維成園區的電力。此外,監察院針對相關說法與報導澄清表示,相關新聞內容與該院新聞稿有出入,該院新聞稿是指台電啟動核電廠「氣渦輪機發電」供調度使用,且未納入電業年報,非指「核電」未納入電業年報。
日期:2023-07-07
在過去兩年間,台灣各地接續出現幾次大停電,加上隨著科技的發展,台灣企業耗電量愈來愈高,每到炎炎夏日,民眾總是忍不住要問:到底台灣缺不缺電?為何發生幾次大停電,台電卻說不缺電呢?從以下關鍵4問答就可以解決你的疑問。
日期:2023-06-09
台電保留縣定古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整體規劃41.25公頃濕地保護區、15公頃生態緩衝區及綠帶、保育地等,保留三分之二區域作為環保用地。圖為興達電廠及永安濕地。
日期:2023-04-25
安控市場競爭激烈,不過台灣卻有昇銳電子,已經打進歐美日商用車供應鏈多年,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3-01-11
供電穩定攸關民生經濟、產業發展,台電為提升用電品質,日前正式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將於10年內投入5645億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等3大主軸、10大面向,達到電網分散、設備穩定、阻止事故擴散等目標,不僅由短中長期工程強化電網,也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
日期:2022-11-11
因應303事故造成全國性停電,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國內電網系統穩定,台電今(15)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將於10年內投入5645億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3大主軸、10大面向,全面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以及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台電表示,過去電網朝整合以增加效率,未來採分散以提升韌性。此計畫透過電網分散、提升設備穩定及阻止停電事故擴散等作為,將可降低全國性停電事故發生機率及縮小停電影響範圍,力求杜絕大規模停電再發生。
日期: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