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自體免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自體免疫共有136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200萬人預約登記,第9、10類疫苗接種!18~64歲有這些慢性病都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開放全國第9類及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其中第9類對象為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第10類對象為50-64歲成人。針對外傳打AZ接種速度較快?陳時中回應表示,目前登記踴躍,預約施打人數已達200萬人,但意願登記並不是排序,對於意願的改變都會給予尊重。

日期:2021-07-09

健康

我吃這些藥、有這些慢性病史,打疫苗會有問題嗎?台大醫院QA專區解答一次看

台灣近期頻傳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猝死事件,導致國內出現疫苗緩打潮,為避免民眾恐慌焦慮,台大醫院特別設立COVID-19 QA專區,針對疫苗施打的常見問題釋疑,包括什麼人接種後容易發生血栓、吃那些藥不能打、那些慢性病史及過敏者不適合立即接種。

日期:2021-06-23

保險

全人健康的陪伴與照護 顛覆你對保險的想像 從「好險有南山」走向「健康有南山」

保險的核心價值體現,不再侷限於事後理賠!深耕台灣逾半世紀的南山人壽已提前佈局,特別是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康照護服務需求越來越廣泛,因此積極透過跨界協作打造「南山健康守護圈」,將保險商品、醫療照護、創新科技加以整合,希望從過去的被動財務補償,往前延伸到主動提供事前風險預防的健康加值服務,陪伴國人提升生活品質並延長健康壽命。

日期:2021-06-15

政治社會

背景起底》中國巴菲特、製藥女神、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領軍 那些中國生技「海歸」們 如何在台灣插旗拓版圖?

近五年快速崛起的中國醫藥產業,積極在全球攻城掠地,也將版圖踏進台灣,除了此次BNT疫苗的大中華區代理上海復星以外,還有幾家中國藥界新星,也開始在台灣布點活動。他們手握台灣市場代理權,來勢洶洶。以下是幾家攸關台灣新藥的中國公司,他們的發展與崛起,是台灣的借鑑,亦是一記他們已然進逼台灣的警訊。

日期:2021-06-09

健康

「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以為扁桃腺發炎卻白血病!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45歲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驚爆罹患血癌,他3/31深夜在臉書上寫下自己得了血癌,正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他寫道:「這個病有個特點,沒人知道怎來的,我是以為扁桃腺發炎從急診得知。首先向我得罪過的每個人道歉,誠心向你們道歉,我錯了,對不起,謝謝你大人有大量。再來,沒真的得罪但看我不爽的,我們握手和解吧,其實,事情都過這麼久,不要不爽了!」毛嘉慶說,自己一定會頑強地活著,要大家不必特別來看他,並開玩笑出院就要來辦趴踢,樂觀面對病情。

日期:2021-04-01

健康

醫學進展》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在台現狀追蹤 抗癌生力軍 療效仍待持續進化

發動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近年出現令人振奮的發展。在台灣,免疫藥物與細胞療法雖無法取代傳統治療,卻已讓晚期病患希望無窮。

日期:2021-02-24

健康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即使是醫學發達的今天,癌症若發生遠端轉移,仍幾乎等於不治之症。好在,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生長速度緩慢,若能借助不斷進化的篩檢與治療技術,及時阻斷癌細胞發展,康復機率遠比一般人想像得高。每一位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台灣人,一生約有4成機會罹癌。如果你沒把握永遠與癌症絕緣,積極篩檢、避免成為晚期病患,是戰勝癌症的最佳策略。

日期:2021-02-24

科技

「我竟是感染冠狀病毒高風險者!」 20年前蔡董做幹細胞 意外催生這App成防疫新商機

全球新冠疫情催化下,更加速了細胞治療的發展進程,在幹細胞領域深耕20年的訊聯,結合同集團創源生技的基因檢測,能從中找到生機?

日期:2021-02-08

健康

精神體力情緒差,長期疼痛好不了,小心你的身體正在慢性發炎!

姚先生從前牙周問題嚴重,每次一刷牙就流血,發炎、牙痛、牙齒鬆動困擾他十幾年;臉上和後背上經常長痘痘、粉刺。40歲以後,發現自己開始有點駝背,時常要提醒自己挺起身體,卻總是覺得很累。幸好後來他練氣功補養了內氣,改善了身上各種慢性發炎。

日期:2021-01-28

健康

把天然植物小分子吃進去,享口福又不增胖!花蓮慈濟、長春藤攜手研究大突破

不忌口又能維持體重,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在不久的將來,民眾就能把「天然植物小分子」吃進去,除了輕鬆控制體重外,還能改善血糖、脂肪肝,提升免疫力!周四(12/3)在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春藤生物科技舉辦研究發表會,針對再生醫學如何在體重控制,以及周邊血幹細胞的應用進行討論。

日期: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