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分5級,當前技術正從L2+邁向L3與L4,各大車廠對於自駕配備提升的追求,值得密切關注。全球對汽車電子的高階產品需求增長,胡連高毛利產品逐步放量,產品結構將持續優化。
日期:2025-03-26
十年前,還沒什麼人認識毫米波時,稜研科技就毅然決然投入這門生意。熬過燒錢打磨技術、產品不被買單的窘境,其獨特的天線模組,終於等到商機的號角響起。
日期:2025-03-19
台灣公車司機員愈來愈難找,何時才能夠在看見街頭有無人駕駛的公車?交通部週五(3/14)公布全球首部「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希望能夠明確訂出規範,協助業者盡早走出沙盒。交通部科技及資訊司長黃新薰說明,希望2029年智慧運輸世界大會ITS World Congress就能看見廠商完成實證,並有機會商轉營運。回顧台灣的無人載具發展,自經濟部於2018年制定無人載具沙盒實驗計畫,累計已核准22案。其中,有18案是屬於無人車輛實驗,有12案是屬於載客服務,只是至今仍未有能夠實際領牌上路營運的廠商。
日期:2025-03-14
機器人究竟玩真玩假?眾所期待的人形機器人,何時才會進入生活又實用?《今周刊》獨家專訪輝達機器人舵手勒巴迪恩,從技術和產業發展,給出答案。
日期:2025-02-26
特斯拉在川普當選總統後,一路向上飆漲至去年底的479美元高點,後續一個月來卻「跌跌不休」,一路下探300美元關卡後一度出現止跌跡象,然后跌幅不止,直到2/27收盤下探至281.95,跌幅近4成,股價幾乎打回川普當選前的原點。(2/28更新)相反地,特斯拉競爭對手比亞迪,開春後股價飆漲逾2成,站上245元人民幣這家由馬斯克領軍的全球電動車領頭羊,不僅銷量遭競爭對手比亞迪緊追在後,現在就連招牌的無人自動駕駛技術,也遭逢史上最大挑戰。比亞迪在農曆年後的一場發表會,豪氣宣布將有21款汽車,搭載高階智駕「天神之眼」,與動輒百萬起跳的特斯拉不同,最便宜的只要6.98萬元人民幣(約31.3萬台幣),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高喊:「要開創全民智駕時代。」對特斯拉來說,比亞迪宣布與年節期間爆紅的Deepseek宣布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新一代自駕技術,更是雪上加霜。
日期:2025-02-16
今周刊編按:成功大學副校長陳鴻震、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徐宏民遭《鏡週刊》爆料婚內出軌,更傳出對象為同一名小三。由於兩人在學術界地位崇高,雙雙被踢爆婚外情,對此,台大表示,事件屬於個人私領域範疇,沒有評論,上午成大則是表示還在了解事情經過。週三下午陳鴻震透過成功大學發表聲明:關於鏡週刊報導,本人的確認認識高小姐,基於科學專業學術諮詢,曾一起吃飯討論,未逾越分際,其餘均屬不實揣測。
日期:2025-02-12
蛇年一開始,DeepSeek就震撼全球科技業,對台股而言,短線雖有衝擊,但AI趨勢明確。以台積電為首的相關AI科技股,中短期震盪整理後,今年仍可帶領大盤再創新高。
日期:2025-02-05
在《最後的火車站》這首歌中,有兩句歌詞是這樣唱的:「紅紅夕陽雖然好,可惜近黃昏」,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這兩句歌詞,正好可用來形容當前的房市現況。
日期:2025-02-04
編按:台股今日(2/3)受到美股下跌、中國新創 DeepSeek 低成本 AI 模型等利空消息影響,早盤暴跌近千點,盤中最低觸及 22502 點,跌破多條均線。台積電(2330)最低也下跌 75 元,來到 1060 元。然而人氣分析師郭哲榮卻表示,周一台積電下跌就是加碼最好時機,為什麼呢?以下是郭哲榮搶在今日凌晨發文預測分析。
日期: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