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不看人是很正常的。他知道只要對看,就代表家長要開始管他了。也因為這樣,當初媽媽來找我們時內心非常挫折,因為孩子只有有需求時才會理她,媽媽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玩。」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家庭資源組主任陳姮縵,這麼回憶起自己曾經服務過的星兒(泛指自閉症患者,取其彷彿來自遙遠星球,自有旁人無法理解的內在世界之意)家庭。
日期:2025-03-26
嚐一顆來自山野間放養蛋雞的鮮美雞蛋,品味土雞結實緊緻的肉質,光是想像便令人垂涎。但這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載著一座部落的嶄新可能——台灣首家立案的社會福利組織「基督教芥菜種會」,與九二一震災後投入台中部落重建的「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皆以養雞為起點,為人口流失的部落尋找自立之道。他們透過自然農法,催化整個部落運作的深層變化,讓養雞不只是生計,更成為振興部落的契機。
日期:2025-03-04
數位科技的蓬勃發展,大大影響了整個世界。根據數據分析平台「DataReportal」發布的《Digital 2024:Taiwan》指出,截至2024年初,全台網路普及率超過9成;社群媒體使用者更超過總人口8成。這樣的趨勢也顯見於一出生便沉浸在數位環境中的「數位原生世代」裡,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兒少網路社群使用習慣調查》顯示,9至18歲學齡兒少中有近3成者每日使用網路社群超過3小時,更有16%每日使用網路社群超過5小時,足見數位科技早已成為大人、小孩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當兒少與數位科技越走越近,有些問題也慢慢浮現,像是2023年性私密影像平台「創意私房」刊登未成年人猥褻影像事件,不僅引發社會譁然,也讓家長們開始深思:如何守護孩子遠離無形的網路威脅?又該怎樣讓科技成為孩子展翅的助力,而非將其推向荊棘密布的險境?
日期:2025-01-16
當你走進一家二手商店,你看到的是商品,還是背後的故事?事實上,越來越多二手商店不只為舊物賦予新價值,更以物的交易為形式,為身心障礙者、偏鄉孩童等,創造出更多人生的嶄新可能。
日期:2025-01-16
(今周刊1464)一年半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輝達股價狂飆走勢。類似的故事,在2024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晶片大廠博通與其執行長陳福陽。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不同於黃仁勳,陳福陽的舉手投足不算具有明星魅力,在半導體產業亦是半路出家;但這位非典型的科技產業執行長,卻用他的財務專業快速打造30兆市值博通帝國,成為AI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另一位領銜旗手。
日期:2025-01-08
近年來,對於永續社會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鮮有人知的是,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並非單只在環境議題上著力,「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更是永續概念的核心。然而,在政府資源有限的狀況下,究竟該如何接住每一個人?近年越來越多公益機構從「自己人」著手,在政策倡議、大眾推廣的同時,先補上體制的破網,發展出從內而外的照護力量。
日期:2024-11-28
「傳善獎」由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協辦,今年(2024)已邁入第十屆,共累積77家得獎機構。陳永泰公益信託在台灣建立長期投入公益的機制,2015 年設立「傳善獎」,讓更多有心做好公益的中型社福機構,獲得應有的表揚與長期穩定的資源。每屆由專業評審歷時5個月、選出8家優秀得獎機構,提供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持,期許機構能放手去創新、成長、茁壯,為各類弱勢朋友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內容。
日期:2024-11-26
張榮發基金會所屬長榮交響樂團日前宣佈自2025年1月1日起,禮聘世界級指揮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擔任「駐團藝術家」,消息震撼樂壇,該樂團與梵志登將先展開為期兩年的合作計畫,包括定期音樂會演出、指導團員精進演奏技巧等。
日期:2024-11-25
醫務社工從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層面,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扮演醫療團隊中的溝通橋樑,協助病家順利度過疾病的低谷,是全人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的努力與貢獻值得被重視。
日期:2024-11-14
家有智能障礙的孩子,讓陳節如投身社福工作,還搖身成為立委。從民間到國會,她一路來的奮鬥歷程,就是台灣社福制度發展的縮影。
日期: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