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75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此外,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
日期:2021-06-17
請問林律師,現在疫情那麼嚴重,我出租房子,如果房客染疫死亡,會讓我的房子變成凶宅嗎?
日期:2021-06-13
具體看屋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是地點,第二是價格。若這兩點不符合你的標準,後面再好的條件,包括屋況很好、生活機能佳等等,都不再重要。
日期:2021-06-09
從衣食無缺到提款要找能領百元鈔的提款機;從豪華轎車接送到需要抉擇該給機車加油,還是買飯給自己吃;若不是親身經歷,我不會相信富裕與貧窮只有一線之隔。
日期:2020-11-25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面對此一趨勢,你是否有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要怎麼過?除了長照外,死亡更是人生最後、最大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隨著去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大家應了解,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因為,如果自己不做決定,壓力會落到所愛的人身上。
日期:2020-10-29
早上按掉手機鬧鐘,沒想到就看到朋友老喬的半夜傳來的訊息,老喬在line上表示:「倒楣透了,一個神經病想要跳樓,結果卻跑到了我家大樓往下跳。該死的是,這位往生主還不是住戶,只是個路過想自殺的路人,看大樓夠高,外加風景還不錯(?),重點是大門沒鎖可以摸上來,就這樣從別人家樓頂縱身一跳。你說誇不誇張?雖然說我家住中間樓層,但是這樣我家是不是就會變凶宅,到時候賣房只能砍很多價錢呢?」字裡行間,看得出來老喬煩躁又擔心。
日期:2020-08-14
安寧療護強調「安樂活」而後「自然死」,但是,曾有醫界前輩說:「安寧療護又不能讓末期病人完全沒有痛苦,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安樂死!」
日期:2019-09-19
「林杰樑醫師被稱為『俠醫』,黃勝堅醫師則叫我『怪俠』,我覺得蠻會形容的。」許禮安自己笑稱,24小時不關機的習慣,是從急診室開始,最久還可以追溯到「B.B CALL」時期,他已經有不關機的習慣。「我隨叫隨醒,在半夜接電話能迅速回應問題。」
日期:2019-09-05
巴西政府不願意救火,受輿論壓力才開始救。這道理就跟古蹟會莫名其妙失火一樣,燒光了土地才能被人類利用,才有辦法換成鈔票。
日期: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