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臨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臨終共有304項結果
政治社會

柯文哲奔喪哭喊「60多歲兒子不孝讓您擔心」:我知道爸在等我出來「一生遺憾」…追思全文曝光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於2/17早上8時40分在新竹台大醫院過世,享耆壽94歲。周一(3/10)舉辦告別式,根據民眾黨公布的告別式流程及訃聞,柯承發告別式8時30分進行靈前誦經,9時舉行家祭,柯文哲大約8點53分抵達新竹市殯儀館,順利趕上告別式家祭流程,新竹市警方也派出多名警力到場協助交管、維安。柯文哲在不公開的家祭追思上痛哭說:「兒子不孝,不能陪你人生走完最後一程,請不要為我擔心,保佑媽媽身體健康」。「前兩次爸爸都努力睜開眼看我一眼,我知道你一直撐著要等我出來,但我只能停留半小時,我想叫他卻發不出聲音,第三次被叫出來的時候,我只能靜靜流淚,靜靜握著他的手,我知道父親一直在等我,我卻再度讓父親失望,沒有辦法在最後一刻陪他」。柯文哲因京華城等弊案被收押,周一7點多離開北所,穿著看守所服裝但手腳未戴戒具,原定8時10分抵達,但因塞車延遲大約50分鐘,在戒護人員安排下,從新竹市立殯葬館景行廳後方的遺體處理室進入告別式會場。柯文哲在結束家祭儀式後,到台前向來賓說,「各位親友,非常謝謝大家今天來送我爸爸最後一程,各位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謝謝大家來幫忙,請大家放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還是以最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如果有機會再登門跟大家一一說謝謝,今天就沒辦法在這邊跟大家致謝,謝謝大家。我先告退。」柯文哲在10:16離開告別式會場,支持者則在場大喊「阿北加油!」柯文哲隨即在戒護人員陪同下離去。柯文哲這次向北所請假奔喪獲准,參與儀式時間約僅30分鐘,柯媽媽何瑞英一早現身靈堂、來現場送別丈夫,媒體詢問她是否希望柯文哲能待久一點,柯媽媽回說:這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啊!民眾黨方面早前也表達期望北所、矯正署等相關單位,能考量人道關懷精神,讓柯文哲盡量有充足時間送父親最後一程。告別式流程:9時30分向各界致哀感謝,並介紹柯承發生平事略9時40分公祭11時封釘、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11時30分羽化,後長眠於新竹市大坪頂「永恆之丘」納骨塔

日期:2025-03-10

生活消費

怎樣成為有錢人?22年投資分析師揭露富豪們的日常習慣!比爾蓋茲、貝佐斯愛洗碗,賈伯斯只穿黑毛衣的秘密

編按:有錢人的特質是什麼?朴昭娟擁有22年投資分析師的資歷,在她認識的有錢人中,當中有許多人都擁有跟健康相關的日常習慣,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長久地維持在如同30到40歲的最佳狀態,他們總是不間斷地與人們相聚、每天閱讀報紙和新聞、勤勞攝取維他命和膠原蛋白等健康食品,並維持運動習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亞馬遜的CEO傑夫貝佐斯除了都是科技界的富豪,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喜歡洗碗。除了把凌亂的碗盤清洗乾淨,可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定感;在洗碗的時間裡,能夠完全脫離工作和日常生活,不被任何人打擾。朴昭娟也提到,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之所以「只穿牛仔褲和黑色高領毛衣」,就是為了減少每天思考穿搭的時間,將那個時間用在更有生產力的事情上。本書作者朴昭娟透過本書,把學到的投資觀念、理財知識及工作觀察等,所有想告訴女兒的話都寫進書裡。她希望當女兒成年邁入社會生活後,在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金錢、如何賺錢,甚至是如何運用金錢而感到困惑時,這本書能為她帶來幫助。

日期:2025-02-25

健康

大S猝逝/「肺感覺被抓緊就快篩!」年輕人得流感3狀況致死率高…感染科醫揭致命點:免疫力強更要注意

藝人大S徐熙媛今(3)日驚傳猝逝,消息曝光震驚社會大眾,據了解,大S因過年前往日本旅遊時,在當地感染流行性感冒(流感)併發肺炎導致不幸離世,享年48歲。就有網友分享自身經驗,直言「流感病毒真的很恐怖,流感攻擊你肺部,你一定會有感覺,一定要自費驗。」此外,有感染科專家也指出,年輕族群感染流感會併發重症死亡,尤其出現「3種狀況」機率最高,不可不慎。

日期:2025-02-03

健康

想「好死」有這麼難?瓊瑤「自主離世」引爆善終權討論…為何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卻不到1%,問題在哪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日期:2025-01-03

勞保勞退

工作40年攢1500萬存款,退休才6年竟見底!他42歲提早樂退提建言:3件事千萬不能做

編按:許多人夢想退休生活,也早早儲備退休金,但意外的支出卻可能打壞你全盤計畫!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東京一名71歲老翁,過去曾擔任一家中小企業高階主管,他熬了40年、在65歲退休,存了超過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62萬元),每月還有25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年金可領。為了犒賞自己,他帶著太太搭商務艙、住高級飯店旅行,外食頻率也增加,每次跟親友聚會更是大方請客,讓存款大幅縮水。但6年後,他的高齡老母突然病倒,長照費用與居家照護所需要的房屋修繕,又花了數百萬日圓。沒想到,晚婚的兒子突然迎來生子喜訊,升格爺爺的他不但給了一筆祝賀金,還資助兒子一家換房。原本充裕的存款就在6年內瞬間見底,剩不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9萬元),讓老翁後悔不已。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台灣也時有所聞,理財專家認為,給辛苦工作的自己一些獎勵並非壞事,但必須「適可而止」,更要慎防周邊的人有意無意的財務倚賴。特別是退休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支出,因此必須制訂「周全的財務計畫」。但,究竟何謂周全的計畫呢?作者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他又是怎麼規劃的?

日期:2025-01-02

情感關係

瓊瑤死因出爐...支持安樂死「想沒痛苦死去」!7年前一封「身後事拜託信」曝光:10件事千萬別對我做

瓊瑤週三(12/4)辭世,享壽86歲,她留下遺書、在淡水家中輕生。瓊瑤在遺書中提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她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晚間傍晚檢察官會同法醫進行遺體相驗,瓊瑤的兒子、媳婦和助理都到場,相驗於40分鐘後結束,結果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亡。事實上,瓊瑤曾在2017年在《今周刊》裡讀到的一篇文章《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便決定寫下給兒子和兒媳一封信,信中提到自己希望可以立法《安樂死》,不過若能夠尊嚴死,則是聊勝於無。瓊瑤對於尊嚴死的看法,在丈夫平鑫濤中風又失智、臥床上千天後更加堅定,因為平鑫濤在有意識時,也支持不急救、不插管、不進加護病房,但其子女意見不同,最終瓊瑤選擇妥協,卻也因此痛不欲生。瓊瑤這封「身後事拜託信」給了小孩5個叮嚀,其中之一就是自己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全部不要。她更是希望一切從簡:「採取花葬的方式,讓我歸於塵土,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不做七,不燒紙,不設靈堂,不要出殯」。瓊瑤提到的尊嚴死,就是《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是亞洲第一部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與生命尊嚴的專法,成年且心智健全者可透過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保障自己面臨5種重大疾病(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及其他政府公告重病)時的醫療自主權。她希望推動的安樂死,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積極安樂死形同「協助自殺」,目前社會仍沒共識,因此仍以推動「安寧緩和醫療」跟「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主,希望讓民眾生命最後一哩路可以減輕痛苦。

日期:2024-12-05

政治社會

第七屆南山醫務社工獎 看見醫療背後的溫度,肯定助人的價值

醫務社工從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層面,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扮演醫療團隊中的溝通橋樑,協助病家順利度過疾病的低谷,是全人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的努力與貢獻值得被重視。

日期:2024-11-14

理財

死後留2千萬遺產的有錢人 VS 普通人的驚人差異!前國稅局官員揭:富豪真實面貌「連一張面紙都省著用」

「該怎麼樣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只要近距離觀察富人,不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嗎!」曾經,我也以為有錢人都住豪宅、開跑車、穿名牌……擔任東京都國稅局官員10餘年,藉由這份讓我有機會深入探查有錢人的資產配置與生活模式的工作,在了解這些人的行為模式後,才發現真正掌握財富密碼的29個致富習慣。

日期:2024-11-05

職場

「超人醫師」徐超斌歷經過勞中風、罹鼻咽癌、左手左腳失去功能,仍堅持為南迴病人奔走:要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

徐超斌是台東土坂部落排灣族人。在臺北醫學大學(原臺北醫學院)求學時,便立志未來要回到家鄉服務。畢業後,經歷了台南奇美醫院的洗禮後,他履行了對自己的承諾,成為達仁鄉衛生所的醫師,站在第一線上為鄉親服務。他深刻體認偏鄉醫療資源匱乏,增開了夜間門診、假日門診,並親自開車做巡迴醫療,一個月曾工作四百小時,「超人醫師」的名號不脛而走。中風之後,即使行動不便,徐超斌依然堅守醫師崗位。他的「超人」事蹟逐漸流傳開來,感動了許多人。為了支持他改變偏鄉醫療的困境,促成他在2012年成立了「南迴基金會籌備處」,並於2019年正式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基金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籌建南迴醫院。  「徐醫師,南迴醫院什麼時候才會蓋好?」在地鄉親追問,建院喊了這麼久,為何至今還是只聞樓梯響。南迴建院是他的初衷,但是他如今不得不考慮,在病患數、醫護人力都不足的前提下,南迴醫院能夠撐多久?蓋醫院是提升偏鄉醫療資源的唯一處方嗎?

日期:2024-11-01

退休

股票賺2千萬能提早退休?他45歲財富自由:賺到錢和留住錢,是完全兩回事...7個務實做法,錢一輩子夠用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即將屆滿20年。老黑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財務自由的7個務實做法。

日期: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