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九年,二○二五年,是台灣老人人口占總人口二○%的超高齡社會。「變老」像是一部失速列車,朝台灣撞來。「爸媽老了誰來顧?自己老後要準備多少錢?」長照二.○政策十月即將上路,政府可以提供哪些資源?當老已成事實,為人子女應卸下愧疚,撥開恐老情緒,做好熟年白皮書的規畫,和父母一起面對老後的勇氣。
日期:2016-09-15
洋蔥醫師強調,照顧者身邊的人要支持她善待自己、適時喘息,身體的休息和心理的放鬆都很重要。照顧生命末期的親人,理想上至少要三個親友輪流,才不致心力枯竭。人力資源不夠,或陷入「老人照顧老人」的困境時,一定要尋求社會資源支持,才不會衍生出更多照顧者痛殺病人再自殺的悲劇。
日期:2016-07-20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日期:2016-06-02
最新研究證實,大部分高血壓病人血壓必須控制在120毫米汞柱,才能減少併發症與死亡率;全世界高血壓治療指引將因此修改,病人將多吃一顆降血壓藥,影響台灣約200萬名高血壓患者。
日期:2016-02-02
四年前,楊玉欣以弱勢代言人的角色進入立法院,身障加上素人雙重身分,問政成績始終未被看好;本屆立法院休會前一刻,《病人自主權利法》三讀通過,總算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她,怎麼做到的?
日期:2015-12-24
原本只能在工廠或電影裡才會看到的機器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已經正式走入家庭。儘管多數人還可以自豪地認為機器人比自己笨多了,但或許二十年後,情勢就會改觀。
日期:2015-10-29
當你辛苦養育小孩,卻無法陪他們長大;當意外隨時有可能降臨;當你一個人逐漸老去……,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人。如果能夠事先成立信託,為財產做好規畫,不僅能指定受益對象,還能專款專用,把愛一直延續下去。
日期:2015-09-03
乳癌患者到了第四期,有20-30%癌細胞可能會轉移,當中又有70%左右會轉移至骨頭。一位罹患乳癌的62歲吳姓婦人,一直不積極治療,直到有一天因為手麻、脖子痠到醫院求診,才赫然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並造成頸椎壓迫性骨折,擠壓神經而出現手麻症狀;由於頸椎塌陷狀況較為急迫,她先被送至神經外科治療,再轉回乳房中心醫治乳癌。
日期:2015-08-03
以開發台中精明一街打響地產事業的張異昌,在標下中軟開發案、打算再創事業顛峰時,卻因腎臟功能急轉直下,痛苦歷經洗腎、換腎、復健過程,連在病榻上也拚老命招商,要把中軟案當作生命代表作。
日期:2015-06-18
沒念過大學、沒拿過文學獎、沒有華麗炫目的文采,卻成了去年出版界最暢銷的國內新銳作家,他是年僅二十八歲的Peter Su。
日期: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