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往往是一個財富級距拉大的分水嶺,透過正確的「刻意練習」,許多成功者或有錢人都會在35歲前後,加快財富累積的腳步,他們有的是職場達人、有的是投資贏家,然而,不論是老將還是新秀,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練就賺錢天賦、邁向致富殿堂的各種可能。
日期:2017-07-27
觀察鴻海最權威的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認為鴻海首度全配息、強調國際化,不免意味著成長停滯;但從夏普逆轉勝,到快速進軍美國,郭台銘依舊用速度,展現他的強烈企圖心。
日期:2017-06-29
只有高職學歷、學生時代國文分數總是不及格的羅賓,憑藉敏銳的數學概念,國中就會計算土地增值稅。當兵時,同僚都在數饅頭、等退伍,他卻早已開始閱讀投資理財雜誌與書籍,包括邱永漢的《最壞的時代是最好的機會》、《新世紀日本企業大贏家》,甚至連王建煊的《租稅法》都是他的書單。
日期:2017-03-23
40歲的女性高階主管,在職場上已打滾 超過15年,家庭與事業都進入穩定狀 態,維持既有成就並不難。但一場併購案,逼得她不得不面對事業上的困境,而憑藉著好勝不服輸的意志,她把自我的缺陷,成功變成職涯的轉捩點。
日期:2016-08-10
源鮮董事長蔡文清肝癌治癒後,決心種出無毒的青菜;但沒想到,「種好一棵菜」居然這麼難;為了達到目的,他到處叩頭拜師,終於找到種「好」菜的破解之道。
日期:2015-12-31
從小家貧、當過黑手學徒,從月薪三萬元小業務做起的華友旅行社總經理詹棣傢,十八年前還是個旅行社的平凡業務員,如今不但本業業績亮眼,還能在北中南累積數億元房產,獨到的房市理財眼光,是他身價翻倍的關鍵之一。
日期:2015-05-07
投資股票的人,每天收盤後的必做功課,不外乎看看外資與投信買賣超個股、融資融券的增減、外資持股比率排行榜等。但是,盯著法人或散戶的籌碼做股票,卻仍會面臨徒勞無功的結果,甚至落得虧損連連的命運。這不是說,籌碼分析無效或不重要,而是你根本沒有抓到看籌碼的「眉角」。
日期:2014-06-27
傳統的技術分析強調要量價配合、量先價行,但長期以來分析師掛在口中的量,似乎已經有一點不準,也無法自圓其說,因為台股的量價結構已經在改變,這除了「證所稅」效應的貢獻之外,台股內容的改變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日期:2014-05-20
微風廣場雖然在台灣百貨業業績不是第一,但去年在市場一片低迷中,成長率卻領先同業,這背後仰賴的是廖鎮漢領軍的十人經營團隊,包括總經理岡一郎、親妹妹廖曉喬。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日期: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