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檢視脾胃健康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觀察自己排便的狀況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中醫有「看便識病」的方法,就是依照排便的次數、色澤、粗細、形狀、氣味等等,來評斷患者的體質或疾病,也可以反映出五臟六腑、身體氣血是否通暢。
日期:2023-12-21
多項研究發現罹癌風險與生活習慣、飲食息息相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則2022年刊登於《癌症預防研究》 (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罹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患者每天吃一根「青香蕉」,即使因為遺傳因素處於高風險罹癌狀態,也可降低消化道癌風險達60%,其關鍵在所含的「抗性澱粉」。
日期:2023-08-24
腸道菌叢與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等有密切關聯。人如其食,你怎麼吃造就了你,下次吃東西前,記得先想想「肚子裡的腸道菌叢」。
日期:2020-12-23
只有大約10%的美國人在12個小時之內完成所有進食。對於這個數字,我感到相當震驚,因為這意味著人們醒著時幾乎都在吃東西。
日期:2020-08-28
隨著腸道健康和防癌意識抬頭,益生菌是國內外成長最快的保健食品之一,但是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琳琅滿目,對應不同保健訴求,該怎麼選、怎麼吃?
日期:2020-04-28
海鮮給人的印象,總是含有高量的膽固醇,因此,民眾想要預防膽固醇過高的問題,總是以為不吃海鮮就對了,不過這並不是正確的知識,讓我們先來了解膽固醇是什麼吧!
日期:2020-02-11
「蒜」你厲害!提到吃大蒜的好處,真是一籮筐,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吃大蒜能防大腸癌、抗發炎、抗老化、防感冒與腹瀉等。但是,每天要吃多少才有效?是生吃大蒜好,還是吃烤蒜比較好?兩種吃法的養生功效差別在哪裡?來聽中醫師解答。
日期:2020-01-03
陳小姐是位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過去2年經常感到腹脹、肚子痛,而且每週至少發作1次以上;通常排便後,肚子痛就會緩解,但肚子不舒服的症狀,會隨著排便次數而增加。做了許多檢查以後,確診為腸躁症。
日期:2019-10-25
在各個媒體可以看到許多關於大腸癌預防的文章,很多觀念都是老生常談,雖然如此,還是整理一些新的醫學資訊給大家,畢竟有50- 60%的大腸癌,是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
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