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統計處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位居主要死因前3位。前年度(2022)首次入榜的新冠肺炎,則隨疫情緩和從第3名降至第6名,死亡人數較2022年減少2,863人,主要是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
日期:2024-06-17
(今周刊1434)一套長年扭曲的制度,點燃修法戰火,讓健保改革議題再度喧囂翻騰。走過近30年,我們必須承認,價廉便民的健保,沒有換來更好的醫療品質,改革迫在眉睫,你我必須為健康,做出正確的抉擇。
日期:2024-06-12
健康檢查就是健康的保證!然而,何時該做檢查?又該做什麼樣的檢查?若有預算考量,國健署的免費成人健檢與四癌篩檢,究竟可不可行?
日期:2024-06-05
「有一次有個朋友叫我去照256切,一照以後發現肺部有很多黑點,主治醫師跟我說,如果這個有癌細胞,3個月就掛了,我那時候一聽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最新一集《數字台灣》節目中,分享過去做肺部檢查的驚悚經驗。所幸,後續醫生發現,這些黑點僅代表他早期可能有曾有肺結核病等肺病,導致肺部有結節;但在發生此事件後,謝金河每1、2年就會定期進行檢查。本集節目邀請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分享肺腺癌發生原因以及如何早期篩檢、治療方式。梁永煌表示,《今周刊》在2017年8月5日出刊的封面命題為「最要命的新國病──肺癌」,「我會開始關心這個新國病,是因為有個偶然的機會認識陳主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陳主任說臺灣癌症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肺癌,有新國病的架式」。
日期:2024-06-03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若在不明原因下,身體出現10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癌症篩檢。
日期:2024-05-28
「健康的員工是企業無形的資產,健康檢查的價值就是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以國人癌症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癌,在尚無症狀時透過健檢發現疾病,可降低三五%死亡率,一旦出現嚴重腹瀉、血便時往往已是末期;以女性發生率最高為乳癌為例,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篩出早期癌症,可減少四一%的乳癌死亡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5月8日在《今周刊》主辦的「2024 ESG人才永續高峰會人資長論壇」上如此強調。
日期:2024-05-20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日期:2024-05-10
企業要永續發展、人盡其才,就要為員工積蓄安心的未來,投資員工的身心健康、落實退休理財,才能在ESG時代留心留才。今周刊在今(5/8)日舉辦「2024人資長論壇-ESG人才永續高峰會」,集結台大醫院肺癌治療權威陳晉興、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等11位各界名家,分別就健康管理、退休規劃、教育訓練、員工福利等四大策略進行專講。
日期:2024-05-08
檢查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階醫療儀器,衛福部規定只能設在醫院,變相加劇了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若診所、健檢中心能符合專業與安全規範,這項以醫療機構層級「一刀切」的限制,是否有鬆綁空間?
日期: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