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3-15
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胃癌分別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及發生人數第8位,每年有2,000多人死於胃癌及4,000多名新發生個案,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6倍,因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要到晚期才確診,約有4成患者已經無法開刀,只能依賴化療,嚴重威脅國人健康與生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林肇堂說,30多年前胃癌是十大癌症死因第1名,因為當時飲食習慣多以醃漬為主,也因此胃癌可以說是「窮困年代的病」。如今導致胃癌發生的原因,大致上仍與環境、飲食、免疫、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慢性胃病有關,其中8至9成的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要早期發現胃癌,唯一方式就是定期做胃鏡(內視鏡)檢查,早期發現甚至不用開刀,只要做一次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就能將早期癌局部切除,治癒率相當高。以下是林肇堂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原文刊載於2022/3/9,更新時間為2023/7/13)
日期:2021-03-10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比106年再快轉了11秒,而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且罹患年齡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名人也是遭大腸癌奪命,包括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
日期:2021-03-08
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連續13年居10大癌症之首,近年亦有不少名人包括李國修、賀一航、豬哥亮等,均因罹患大腸癌過世。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表示,大腸癌除了基因突變、家族史外,和飲食、肥胖以及運動都有關係。要預防大腸癌,首要是釐清有無家族史、特殊基因突變問題,如果有,則10多歲開始要做大腸鏡追蹤,如果沒有,滿50歲不能只做免費糞便潛血篩檢(FOB Test),也要開始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而且後續每一兩年都要定期做,不要5年才做一次,因為過程中只要發現息肉,立即切除、電燒,就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健康。以下是饒樹文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日期:2021-03-03
我閱讀了一篇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JAMA Oncology文章,其主題是:喝咖啡和晚期或轉移性大腸癌的存活關係。
日期:2021-02-26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病理科醫師、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來自一個癌症病史豐富的家族,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親人,都因不同癌症過世。儘管他平時已透過飲食控制與規律作息降低罹病風險,卻還是很害怕「家族遺傳」的癌症悄悄找上門,「每個人得的癌症都不一樣,我連特別要擔心什麼癌都不知道。」
日期:2021-02-24
病理科醫師、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來自一個癌症病史豐富的家族,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親人,都因不同癌症過世。儘管他平時已透過飲食控制與規律作息降低罹病風險,卻還是很害怕「家族遺傳」的癌症悄悄找上門,「每個人得的癌症都不一樣,我連特別要擔心什麼癌都不知道。」
日期:2021-02-24
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即使是醫學發達的今天,癌症若發生遠端轉移,仍幾乎等於不治之症。好在,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生長速度緩慢,若能借助不斷進化的篩檢與治療技術,及時阻斷癌細胞發展,康復機率遠比一般人想像得高。每一位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台灣人,一生約有4成機會罹癌。如果你沒把握永遠與癌症絕緣,積極篩檢、避免成為晚期病患,是戰勝癌症的最佳策略。
日期: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