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總統普拉伯沃拿到將近一億張選票,但是讓他大獲全勝的選舉支票,上任後全都變成政治毒藥,甚至引爆股匯雙殺的金融風暴。
日期:2025-03-26
我想先與台灣的朋友分享這段影片,儘管我對影片中奈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兩位舉足輕重的學者的冷酷且缺乏道德考量的現實主義立場感到不安,但我仍想提出我的觀點與其做對比。
日期:2025-03-25
「在妳被所有人不看好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個人可以對自己好,那就是妳自己,就看妳要像無賴一樣躺在地上,還是要花力氣往自己身上增能」。從一個親職教育講師、開兒童書店的老闆、故事媽媽,突然變成在立法院朝野衝突的第一線,陳培瑜的人生畫風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管是人生或職涯,陳培瑜屢次從板凳球員躍上舞台。「成功裡,卻忘記了自己的好,若能了解自己、走自己的路,就能繼續翻開新頁」。
日期:2025-03-14
年初,數發部長黃彥男揭露台灣已成為網路攻擊熱點,近期資安署更在第一時間進駐馬偕醫院,因應勒索病毒攻擊。這場資安危機再次警示國人:資安即國安,駭客威脅已無處不在,從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到醫療院所,無一倖免。
日期:2025-03-06
爭奪台灣控制權的戰爭,對參戰各方來講都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然而,這樣的場景可能不會讓習近平和中共的領導人退縮,如果最終結果是中國得以控制台灣。對中共而言,為實現其千年夢想,解放軍進攻台灣的代價和面臨的風險也許不值一提。因此,美國及盟國必須展示軍事實力,證明有能力直接挫敗中國任何旨在武力奪取台灣並安撫其倖存人口的行動。這就是「拒止式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策略—即讓對手明白,其軍事圖謀不可能成功,從而打消發動戰爭的念頭。
日期:2025-03-03
川普的「美國優先」並非其原創口號,而是美國歷史上孤立主義的一再反芻。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二戰爆發前曾在全美極力鼓吹美國應遠離歐洲戰爭。而在1992年共和黨初選中,挑戰老布希的派崔克·布坎南,則批評美國介入伊拉克與科威特的戰爭,並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主張美國應專注於自身利益而非全球責任。這些歷史人物不僅塑造美國政治的孤立主義,更成為川普政策的靈感來源,使「讓美國偉大」成為影響全球的政治信條。
日期:2025-02-25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台灣髖關節骨折每年將近2萬例,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而亞洲的骨折率又是全球第一,也就是說台灣是名副其實的「骨折王國」。營養師指出,想要骨頭好,吃對食物很重要。不只是要吃補鈣的食物,許多食物會讓你不知不覺流失鈣質,也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日期:2025-02-24
烏克蘭戰爭將屆3年,挺烏民眾今天在華府集結聲援。現場東歐旗幟飄揚,人數卻明顯低於預期。有民眾憂心烏克蘭終成棄子,也有人將現勢與台灣連結,強調任何協議都不能在當事方缺席下達成,才能確保恆久和平。
日期:2025-02-23
農曆新年期間,中國DeepSeek的技術突破,大幅衝擊AI產業鏈。如果說DeepSeek是黑天鵝,川普的關稅大刀就是灰犀牛,這也顯示了經濟的脆弱性。
日期: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