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胃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胃癌共有243項結果
健康

58歲主播詹啟聖腦出血昏迷4天離世…曾判胃癌剩半年壽命、戰勝主動脈剝離!頭痛嘔吐…致命前兆有哪些?

知名體育主播詹啟聖因腦出血離世,享年58歲,他的親妹妹、主播詹怡宜週六(10/28)在臉書上寫道,上周日全家才愉快聚會,哥哥卻在週二(10/24)突然腦出血昏迷,「沒有再醒來,給了我們四天驚愕與告別的時間」。詹啟聖的太太阿薰也在詹啟聖部落格上說,Andy哥在週五下午3點半非常安詳地睡了。

日期:2023-10-29

退休

68歲奶奶擁3棟房、3千萬退休金嘆「2個兒子6個孫子,沒人來看我」:繼承遺產新招重享天倫樂

邁入中高齡階段,你一定要做到的「老後財富自主」,輕鬆規畫你的長壽人生,妥善規畫退休金流,養錢防老,才能活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有錢可用。

日期:2023-10-27

科技

跨域創新 韌性未來

面對內外在環境挑戰,工研院第十二屆院士,匯聚智慧之光,帶領產業跨域突破,迎向創新及美好的韌性未來。

日期:2023-10-20

健康

香腸、烤肉別和養樂多一起吃!前馬偕臨床營養師:每人體內都有癌細胞,防癌應避免的12種食物

每一個個體內或多或少都有癌細胞存在,人體具有極為奇妙的防衛系統,在免疫功能好的狀況下,會自動將不好的細胞排除;反之狀況不好時,這些癌細胞就有可能快速不正常增生,進而侵犯身體正常生理功能。也有不少人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第一個反應是心理上出現憂鬱,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品質及飲食。換言之,不少癌症病人並非死於原來診斷的病症,而是因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有其他併發症。因此,一旦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務必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積極地治療;而不是沮喪或迷信於沒有根據的偏方。癌症患者的熱量攝取應該比一般人多20%。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攝取足夠的各種營養素,讓身體備足本錢,維持良好免疫功能,以接受治療期間的種種挑戰。

日期:2023-09-14

健康

別搶了!台鹽霸氣曬庫存照「產量足夠」…台灣鹽巴從哪來?吃太鹹不只洗腎、高血壓,腸胃道恐有3後遺症

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核廢水入海,讓中國、南韓民眾陷入恐慌,紛紛開始「囤鹽」,不少台灣民眾也到賣場搶購。台鹽(1737)連續發聲明稿,說明通霄精鹽廠產能足以供應全台民眾食用所需,呼籲切勿人云亦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囤鹽。同時也秀出多張通霄精鹽廠的庫存食鹽,像民眾保證「不會缺貨」,也強調製鹽海水送原能會檢測,都是輻射零檢出。台鹽周一(8/28)盤中股價衝至40.5元,創近19年新高,周三(8/29)收在34.7元,盤中一度下挫9%,收盤成交量為7048張,較昨日成交量減少。

日期:2023-08-29

健康

吃香蕉可降低罹癌風險?挑對「這款」才有效...1類人每天吃一根,降60%消化道癌症機率!醫師曝關鍵

多項研究發現罹癌風險與生活習慣、飲食息息相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則2022年刊登於《癌症預防研究》 (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罹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患者每天吃一根「青香蕉」,即使因為遺傳因素處於高風險罹癌狀態,也可降低消化道癌風險達60%,其關鍵在所含的「抗性澱粉」。

日期:2023-08-24

健康

她47歲罹乳癌2期「體內塑化劑誇張超標160倍」!劉博仁:少用沐浴乳「7秘招防毒保命」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日期:2023-07-16

職場

從課業照顧到心理健康 李宛軒化喪父之痛為動力 她十三歲當版主 創流量破億社群「給問」

當多數學生專注在自身課業,她十三歲就創辦臉書自學社團,成員已破三十萬!為了照顧學生心理健康,她更創版提供同儕匿名抒發管道,「自助助人」的行動,讓她獲得今年「總統教育獎」肯定。

日期:2023-07-05

健康

一款早餐連吃20年,她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劉博仁:養出癌症的11大原因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日期:2023-07-04

健康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