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手搖飲元老、回收玻璃廠、食品業的招牌,他們是許多人眼中的富二代。但其實,不願被貼上標籤的他們,正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傳統框架,讓外界看見,老品牌也能有新思惟。
日期:2022-04-27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綠色冀泉社會企業協力台東大學邀集全台19家育成中心、青創基地以及南和旅遊全台公司人力支持,共同為台灣種下牛樟、毛杮等原生國寶樹,呼應地球日主題以種樹投資我們的地球、盡己之力把樹種回地球!
日期:2022-04-25
面對產業的快速變化,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說:「如果知識都可以從網路獲得,實作實現的能力就成為關鍵!」大同引進產業聚落,藉由和業界連結,強化學生實戰經驗,建立人脈關係。由數位列印暨產品設計研究中心開啟第一棒,接下來還要布局電商、軟體領域,培養學生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
日期:2022-03-31
2021臺灣醫療科技展今(12/2)揭開序幕,臺北醫學大學串聯醫療體系,結合一校六院的特色,以「精準醫療.智慧創新」為主軸,主打七大亮點,展現大學X醫院X產業的充沛量能。
日期:2021-12-02
植物精油在COVID-19爆發之後,尤其是疫苗尚未出現,大家努力預防之際受到歡迎,幾款有殺菌、消毒效果的精油,像是尤加利、茶樹等含桉油醇或丁香酚的抗病毒精油,經常缺貨。市場上除了琳瑯滿目的進口精油品牌,其實有不少是在本土就能取得的植物可以萃取與使用,循著台灣地產植物精油的芬芳,在家也能進行一趟療癒之旅。
日期:2021-11-24
「清大事件」中的產學合作觸動兩岸政治的敏感神經,台灣高教界憂心大學自由風氣遭壓抑,政府該如何就防守中共滲透與保障學術自由間,取得平衡、訂定出紅線辦法,是當前重要課題。
日期:2021-11-17
「你今天種樹了嗎?」雖然因為新冠疫情重創旅行社業績,以實踐ESG永續投資策略的綠色冀泉社企攜手南和旅遊,從疫情溯因環境變異中找到新使命也創建新商機,不需要減利或非營利,以種樹解決氣候暖化問題。ESG是由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字組成,同時著重環保、社會倡議及企業運營,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勝於競爭。南和旅遊第二代經營者翁琳育、綠色冀泉社企陳宇華創辦人,在同為傳產接班、轉型創新70年金龍神紙行方顯松董事長及國立台東大學育成中心楊春桂經理的見證下,簽立「森度旅行」(森Do旅行,付諸行動種樹趣)合作協議,支持綠色冀泉社企以樹養「球」計畫—護育地球及幼兒足球發展。
日期:2021-10-04
近幾年,VTuber(Virtual YouTuber,虛擬YouTuber)產業在台灣逐漸展露頭角,愈來愈多年輕學子選擇投入該領域鑽研。新創公司「RECTALE 瑞塔創意」旗下首位VTuber「牧野白」,於本月初正式出道。瑞塔創意創辦人及執行長李明謙透露,目前可謂是台灣VTuber的「戰國時代」,期許未來能將台灣VTuber推廣至全球,打造獨特文創產業。
日期:2021-07-13
一向被譽為後山淨土,宜蘭除了早已建立「好山好水好人情,好食好物好所在」的好名聲,在這片各個世代共同追求永續發展的富饒土地上,其實也不斷創新轉型,顯露獨特價值與多元魅力,成功吸引各方人才憑藉自身的專業、創意與優勢,或落地生根或創業圓夢或勾勒願景,埋下預約美好未來的希望種子。
日期:2021-06-08
投資橫跨智慧製造、金融科技、影視體育、教育、醫材等多元領域,識富天使會至今新創總投資金額超過上億元,讓台灣新創公司的價值被看到。
日期: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