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股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股本共有2990項結果
理財

高股息ETF只適合2種人...若要長期投資、存養老金 達人苦勸:有種ETF建議要避開

低利年代存現金反而風險大,通膨會吃掉利息,若手頭上有一筆資金,有沒有辦法抗通膨,以後要用到這筆錢時又不怕拿不回來呢?「存ETF」就是最簡單又安心的做法,也是存養老金的穩妥手段之一。

日期:2024-06-08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93期︱亞泥中國私有化評析

亞泥(1102)董事會決議,將把在香港股市上市的亞洲水泥中國(0743HK)流通在外股份全部買回,並予以下市,使亞泥中國成為亞泥100%持有子公司。這筆交易到底划不划算?對亞泥未來的獲利有什麼影響?

日期:2024-06-07

債券基金

降不降息都會漲!國泰金(2882)、京城銀(2809)...達人點5檔「債券反彈概念股」,最便宜才3字頭

從債券及總經角度來看,有沒有升息就現階段而言,也不是重點,只要股市持續上漲,那麼獲利出場的資金還是有機會持續湧入...

日期:2024-06-07

台股

台積電6度實施庫藏股,目標區間最高1281元!不是為了護股價,為何可能變常態「每年都會做」

台積電(2330)週三(6/5)晚間發布重訊,宣布預計週四(6/6)起從集中市場買回庫藏股3249張,區間價格598~1281元、買回金額最高上限41.61億元。台積電表示,此次主要是為抵銷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所造成之股權稀釋影響,因此執行買回公司普通股之計畫,價格區間也依照相關法規規範,下緣以董事會決議當日收盤價之70%,上緣則為董事會決議前10個營業日或30個營業日之平均收盤價之150%,以孰高者為準。雖然訂價區間是依照法規制定,但消息一出,台積電股價仍讓投資人有想像空間,「破千指日可待」、「漲停剛好而已」。不過事實上,投資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整件事,今周刊專欄作家張弘昌表示,台積電這種講求公司治理的績優股,不會去暗示未來目標價,也不會無端用庫藏股來護盤。他說,台積電每年董事會決議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留住人才,在未來將成為常態(因為時效1年),然後又為了怕稀釋股本,再買回庫藏股註銷,就成為投資人或股東經常會看到的情況。此舉對中長期持有股東而言,是每年必須全力支持的成本花費,況且新股發行連結績效達成制度,讓股東能享受成長果實,一加一減最後還是贏家。而台積電發行的限制員工權利新股都是「無償發行」,也就是免費送給員工,這可說是公司「盡最大的心意和成本」來留住關鍵人才,不得不的決定,這樣的方式比庫藏股低價轉讓「更有誠意」。

日期:2024-06-06

ETF

賣股票砍到自己、買股票又先被吃豆腐,高股息ETF未來報酬率還能這麼好?

5、6月期間有多檔高股息ETF更換成份股,其中最受矚目的除了00940外,00878近期也「三進三出」,分別是新增聯詠、中華電、正新,並刪除華碩、聯強、南亞,但眼尖的投資人會發現,這進出之間,00878的績效似乎被「吃掉」一些。

日期:2024-06-06

台股

鴻海(2317)公布7/2除息!配息5.4元「創掛牌新高」,發放日曝光…這次郭董能領幾個億?

鴻海(2317)2023年每股純益10.25元,創16年新高,董事會在3月法說會決議,每股擬配息5.4元,相較於去年配的5.3元再創新高;鴻海週三(6/5)正式公布,確定每股配發5.4元的現金股利,並將在7月2日除息。若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持股張數估算,郭台銘今年預計可領到超過94億元的現金股利。

日期:2024-06-05

台股

大盤創高後六月料高檔震盪 下半年怎麼走? 台股高低點、題材續航力…三名家看後市

台股今年以來表現亮眼,截至五月底加權指數大漲十八.一%,在全球主要市場僅次費半的二三.九%。在指數逼近二二○○○點之際,台股後市展望又是如何?

日期:2024-06-05

傳產

製造業回溫催化銅價上漲 ——兼論線材廠萬泰科

全球製造業出現復甦跡象,原物料大宗市場率先迎來「金屬狂潮」,推升銅用量的增長;目前銅價站穩每噸1萬美元,萬泰科產品報價看漲,有助於其營收及毛利率提升。

日期:2024-06-05

傳產

「沒ECFA台灣不會怎樣!」石化廠Q1幾乎賠錢,減關稅也沒用...謝金河看窮台策略:輝達有能力封鎖中國

沒有ECFA,台灣不會怎麼樣!代表中國的兩個報紙社論都不約而同對中國宣布中止134項產品的關稅減讓,就像選前中國對台灣的威嚇,稱停止ECFA,台灣經濟立刻崩潰!很多親中政治人物,學者,名嘴也都加大力度附和這個說法。

日期:2024-06-02

台股

看好台系晶圓代工股!台積電、鴻海、緯創⋯分析師盤點「14檔Computex題材」目標價:這檔獲外資跳升評等

瑞銀於亞洲投資論壇(AIC)中,對於台股抱持正向樂觀看法,惟市場估值已過高,樂觀情緒持續被消化,投資評級轉為「中立」,為近期第一家轉保守的外資。財經專家表示,加權指數仍持續創新高,惟漲幅縮小,連日漲幅已大,短線高檔震盪機率高。

日期: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