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已落幕,但你對劇中角色患有的「思覺失調症」是否真的了解?許多患者持續治療後,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奈許,依舊可以從事高技術性工作,擁有美麗人生。
日期:2019-05-02
「很多人想很多、做很少。」美國圓夢公司藍魚(Bluefish)創辦人辛姆斯強調,好好計畫,然後要去行動,不要計畫完就不動,「去發現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然後把這些缺口補起來。」
日期:2019-03-18
擁有台灣英語教父之稱的賴世雄,大學聯考英文只有7分,靠著興趣與驚人的毅力,他一手打造常春藤英語集團,受訪時笑稱自己已接近「妖怪」,70歲的他至今都還天天校閱雜誌文稿。
日期:2019-03-07
職場、創業、財富、健康、公益……,2019年,你的夢想是什麼?要達成夢想的過程,就像一塊塊的拼圖,《今周刊》精選14個精采夢想提案,只要敢想像、有行動、持續累積,實踐夢想的美好不再遙不可及。
日期:2019-01-30
只要有考試,似乎就免不了有人作弊,理由雖各不相同,但行為卻是一致的。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作弊一時,有人作弊一世,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作弊」永遠是各國校園的問題。
日期:2019-01-02
近兩個月,一款小品養成遊戲《中國式家長》意外在中國八○後間掀起話題。該遊戲在Steam平台的周銷售量更一度高居全球第二,《中國式家長》為何會暴紅?
日期:2019-01-02
AI時代來臨,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說,傳統的、填鴨的、強調成績競爭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讓孩子面對未來。未來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孩子「再學習的能力」。
日期:2018-12-07
我們真的很難想像,曾經人手一本,大家都讀過的《新英文法》,作者柯旗化老師的一生卻是這麼多舛坎坷。陳永興醫師曾說:「對於他所代表承受的上一代台灣人苦難,我覺得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永遠不該忘記。」
日期:2018-10-09
素有「光纖教父」之稱的龔行憲,他將一手創立的華星光通帶回台灣,龔行健從事癌症研究超過四十年,在腫瘤病毒與癌症基因的研究上有許多重大發現,兄弟兩人,兩種影響人類未來的產業,他們如何面對重要的抉擇,勇敢迎向改變的時刻!
日期: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