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影音平台」最近引起熱議。日前文化部委由公視著手規畫「發展國際數位傳播計畫」,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並結合新媒體優勢,傳遞本國歷史、文化與旅遊,讓全世界可透過這個平台了解台灣。規畫新聞、節目、專題、紀錄片,成立一個長久經營的國際影音平台。
日期:2020-08-06
好奇心可以帶你走多遠?不甘平庸是否能成為你勇闖未知的動力?在台灣出生長大的黃一展不是富二代、沒有哈佛牛津等名校學歷,靠著敢嘗試與不怕挫折,前往聯合國擔任專案經理、寫下所見所聞成專欄作家,更在工作穩定後,持續挑戰未知領域,踏入金融新創圈。
日期:2020-07-16
歐布萊恩早在2011年就曾撰文警告中國崛起的威脅,認為因應中國威脅的最好方式,就是加強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同盟。立場友台,曾在2016年訪台,熟諳兩岸情勢。
日期:2020-07-09
「我本來沒有預定要來的,因為正忙著打包,但昨晚收到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的邀約⋯⋯我希望不要因為我來而失焦,我來此,是想見證文化產業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在鄭麗君卸下文化部長職務的倒數第2天,滿是笑容地在記者會上吐露這段話。
日期:2020-05-18
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今天以視訊會議方式揭幕,隨著COVID-19(武漢肺炎)今年延燒全球,台灣又防疫有成,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成為我國拓展國際空間及美中政經角力的最新焦點。我國是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的創始國,卻在1972年5月的世衛大會失去代表權,被中國大陸取而代之。當年怎麼失去世衛組織會員國資格,退出這個國際組織? 簡單來說,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國大陸在外交佔上風後積極洽談WHO會籍與技術援助,及提供更多WHO經費,適逢美元走貶影響國際經濟,世衛組織又大增預算,因此仰賴中方經費挹注,都是促使多數會員國48年前轉向支持中國的重要因素。
日期:2020-05-18
中國政府在2019年12月時隱匿第一波武漢肺炎疫情之後,在近幾週展開一系列大外宣來企圖主導輿論方向。中國政府不但希望透過全球性政治宣傳扭轉「疫情源頭」的印象,還試圖化身為「國際救世主」。據《美國之聲》報導,中國快速展開一系列的人道援助給需要的疫情國家,不過中國的「人道援助」不但需要收費,還包含如政治宣傳等大量交換條件,希望創造一種「因為中國的救援,世界因此得救」的意象。這樣的狀況不僅改變了現有國際秩序,也挑戰台灣是否能繼續在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
日期:2020-04-17
現年39歲的傑辛達・阿爾登(Jacinda Ardern)創下許多紀錄,她是紐西蘭史上第三位女性總理、第二年輕的總理(就任時年僅37歲)、全球第二位在任內生小孩的女性元首,也是第一位把小baby帶到聯合國一起開會的國家領導人。阿爾登締造的紀錄,還包括是第一位在任內休產假(請了六周)的民選政府領袖,而且她的伴侶(還不是丈夫)願意放下事業,當家庭主夫「相妻教子」。今年9月阿爾登將再次投入選戰,尋求連任。不論結果如何,她已在歷史留名。
日期:2020-03-02
2018年8月20日,瑞典議會大門外,有個嬌小的女孩坐在地上,身旁擺了塊寫著「為氣候罷課」的標語牌,隻身一人、氣勢薄弱地,抗議瑞典政府對氣候變遷的無所作為。
日期:2020-02-13
經常語出驚人的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大發牢騷,稱他做過的許多事,都足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但他們(諾貝爾獎)不公平」;而即將在10月11日揭曉的諾貝爾和平獎,可能會讓川普「捶心肝」,因為這次得獎呼聲最高的,是16歲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
日期: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