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許毓仁日前參加由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牛津辯論會(Oxford Union Debate),辯論主題是:「本院相信台灣的未來在於與中國統一」(This House Believes Taiwan’s Future Lies in Unifcation with China)。許毓仁代表反方,他採取反證法的策略,引述歷史事實,指出台灣從未被指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強調,台灣未來應由2300萬人民決定,而非掌握在任何一個政府。 辯論過程中你來我往,充滿英式幽默嘲諷,酸言酸語更是常態。辯論結束後,結果反方以265:152,獲得勝利。許毓仁表示,會後有很多牛津學生、校友跑來,感謝他為台灣發聲,許毓仁則說:「我只是說我深信的事。」最後,許毓仁感性在臉書寫下:「我內心很激動,心想一個從高雄夜市長大的小孩,何德何能能在牛津辯論會上發表演講,時已過午夜,牛津的街道上依舊熱鬧喧囂,大圓的月亮高高掛著,我的身影映照在牛津的街道,對於未來的路更加確定。」
日期:2025-03-28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倡議武統的中配亞亞則被取消居留等,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多位學、政界各界75名人士,在周三(3/26)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聯合聲明,聲稱台灣言論自由被壓縮,還喊話政府「懸崖勒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回應,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但郭雅慧也強調,對於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觸犯聯合國公約明訂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抵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日期:2025-03-26
研究顯示全球有上百萬種生物正瀕臨絕種,這不只是生態危機,更是經濟與健康的重大隱憂。長期為聯合國撰寫報告的學者麥考薇,用兩個案例說明為何需重視生物多樣性,我們又能如何做出改變。
日期:2025-03-26
今周刊週三(3/19)舉辦「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會」,McElwee透過預錄影片分享氣候變遷下的生物多樣性挑戰,說明當今生物多樣性流失已經嚴重影響人類福祉。她指出,當前金融體系持續鼓勵資金流入生態破壞行為,但金融力量也是保存、修復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驅力。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發行人梁永煌分享,《今周刊》持續透過報導及日常運作落實永續,包括舉辦「還海行動」、「自綠生活節」等活動,以響應聯合國減碳行動「ACT NOW」,讓每個人的一小步,都能成為台灣永續一大步。經濟部主秘莊銘池強調,經濟部持續透過以大帶小等方式,助企業落實淨零,畢竟淨零對企業來說不但是加分題,更是決定能否進入供應鏈、取得訂單以維持生存的基本資格「必考題」。他說,將透過「產創條例」投抵、今年更提供116億元設備汰換補助,助產業共同邁向淨零。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是分享,行政部門積極推動三項措施淨零碳排。第一,科技賦能,發揮台灣科技與硬體優勢;第二,資金支持,預估在2030年以前,綠色籌融資金額估將達新台幣5兆元,支持產業發展。第三,碳定價,讓碳費作為最有效減碳工具,估至2030年前,可減碳37百萬公噸CO2e,約當2005年排放量的14%。
日期:2025-03-19
近年來,台積電一直被塑造為「護國神山」,如今因美國總統川普高度重視美國需有本土半導體產能,前往投資千億美元,許多人頓覺得「地動山搖」,擔心台積電是否遭佔便宜?更因先前篤信台灣安全基於護國神山,如今擔憂「川公移山」損失「矽盾」。這種兩極化的高度政治化討論,其實對國家戰略與長期產業發展並沒有幫助。
日期:2025-03-18
對於藍白聯手大幅刪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周四3/13召開記者會,會中包括國際特赦組織、身障聯盟等人權團體,均對此狀況表達擔憂,直言此次立法院大幅刪減人權預算,嚴重衝擊不利處境群體的人權保障。不僅如此,由28國人權機構組成的「亞太地區國家人權機構論壇(APF)」也對此發布聲明,嚴正關切台灣人權會今年度預算遭大幅刪減情形,呼籲我國應以合乎憲法架構與國際標準之方式,確保符合《巴黎原則》人權會之財政獨立和持續運作。
日期:2025-03-14
近期中國加大對台灣內外部施壓、分裂的各種舉措,總統賴清德周四(3/13)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直言中國利用民主台灣的自由與多元開放,吸收黑道、媒體、名嘴、政黨乃至於現、退役軍警,對我方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賴清德表示中國已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因此,賴總統列舉台灣正面臨中國「對國家主權」、「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等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同時宣布17項因應作為。賴總統針對不同群體提出做法,針對軍人,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軍法官人事條例」等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修正領取退除給與人員相關規範,以遏制現、退役軍人各種打擊國軍士氣爭議言行;清查、管理國人尤其是軍公教申請各種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中國證件。針對來台定居、居留的中港澳人士,要求依法確實放棄中國戶籍、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也就港澳人士增列長期居留規定;針對立委到村里長等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落實赴中國交流揭露制度;針對演藝人員,強化其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
日期:2025-03-13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培養商業精英,川普、馬斯克與川普的大兒子小唐納都是校友,由他們三人組成的華府決策圈,將以華頓的治理哲學,為全球政壇帶來衝擊。
日期:2025-03-12
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周日 (9 日) 選出新黨魁,加國前央行總裁卡尼 (Mark Carney) 以 86% 得票率勝出,周一 (10 日) 起接替杜魯道成為加國新總理,成國加國歷史上首位從未擔任過民選職位的總理,專家認為卡尼具備金融和財經專業的背景,有利於帶領加國應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
日期: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