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股520前氣勢驚人!周三(5/15)跟隨美股漲勢,開盤就突破21000點整數大關,近午盤高點來到21308.32點,大漲超過322點,再創歷史新高,權王台積電(2330)突破歷史高點,最高一度來到844元。終場台股收在21147.21點,上漲161.36點,漲幅0.76%,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83.39億元。其中,外資買超266.93億元、投信買超17.95億元,自營商賣超1.49億元。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台股520行情開始發動,現在創新高就技術面來看,反彈超過0.8已經不是反彈,而是回升。統計2010年來歷任總統就職後60日漲率達64%,最高漲幅分別是2016年、2020年總統上任的後60日,平均漲幅達17.31%與12.04%,法人表示,市場持續抱持正向樂觀態度,普遍認為第3季到第4季台股表現會越來越好。分析師建議要選股不選市,聚焦半導體先進製程、GB200供應鏈、科技新品發布概念、航太衛星、觀光航運、金融保險、高殖利率個股等族群為主,520後則可佈局COMPUTEX相關概念股。
日期:2024-05-15
(今周刊1430)府城是個迷人的城市,豐富的文化底蘊之外,更有精采的美食。美食文學作家韓良憶循著歷史的脈絡,穿越百年時空,終於找到那屬於台南獨有甜滋味的源頭。
日期:2024-05-15
(今周刊1430)台南是台灣第二大酪農區,有議員擔心,未來開放紐西蘭牛乳零關稅,將衝擊酪農業,不過,年輕的台南子弟反而帶著新思惟,回到古都故土,翻轉父親留下的珍貴產業。
日期:2024-05-15
(今周刊1430)台南不只擁有古老的風韻,還承載著台灣半導體最核心的生產力。一路篳路藍縷,南科經過近三十年終於成就盛世。
日期:2024-05-15
創業不過兩年,就獲得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青睞,攜手合作智慧農業。看似缺乏規模化商機的智慧農業領域,智食良果如何轉換思惟,找出快速發展的途徑?
日期:2024-05-15
通訊基地台晶片市場過去由電信設備大廠掌握,隨著ORAN架構出現、帶來新商機,由網通老將領軍的IC設計公司義傳,能不能因此從不起眼的石頭,變身為閃閃發亮的鑽石?
日期:2024-05-15
MSCI 明晟今 (15) 日公布最新季度調整結果,台股在本次 MSCI 調整權重中,調升 0.03%,台灣指數成分股此次新增奇鋐、華城 2 檔,刪除力積電、南電、譜瑞 3 檔,將在 5 月 31 日收盤生效。
日期:2024-05-15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關於《老公怎麼還不去死》這本書,我覺得書名雖然很聳動,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很真實。作者小林美希原本是記者,所以她擅長以採訪報導的方式來論述議題,整本書的開頭,就是引用2014年東京地方法院的判決,有個70歲的阿嬤,毆打79歲的阿公,結果對方不幸過世。故事是這樣的...
日期:2024-05-14
編按: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同僚眼中精悍的鋼鐵人,卻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劇變。她毅然放棄輝煌的研究生涯,成為丈夫全心全意的照顧者。 丈夫趙伏波教授曾任教務長、院長,從定向感流失、過家門而不入,日漸失語、失能,彷彿靈魂迷了途。身為語言學家,卻沒有任何文獻告訴她,怎樣照顧心智漸失、不發一語的伴侶。連要讓先生去洗個澡,都是一件超級艱難的事。有一回,丈夫四五天沒洗澡了,鄭教授靈機一動,就騙說自己手扭到了,撒嬌要先生幫自己洗澡,夫妻兩人感情很好,先生立刻就答應了,進到浴室裡,先生幫老師洗,鄭教授再順勢把水龍頭往先生身上沖洗。進去浴室之前,為免萬一,鄭教授請幫傭就在浴室門口等候,萬分抱歉地說:「一會若浴室裡有甚麼狀況,你進來可能會看到兩個沒穿衣服裸體的老人,我對你感到很抱歉,請你不要介意啊......」 3年暴瘦10公斤、失眠、焦慮,照顧的重荷凌遲著每一日。面對丈夫病況之不可逆,再多努力仍只餘無力,身心碎落的她,陷入憂鬱流沙…… 伴著椎心傷悲與潰堤的淚水,鄭秋豫教授毫無保留地坦露她守護摯愛,歷經四年多的心路。然而,即便曾一再地感到無助,她也從未絕望。 而隨著失智伴侶漸失認知能力,如她一般,體力、心力亦漸不堪負荷的高齡照顧者,後援又在何方?透過本書,我們不禁深思「老人照顧老人」的掙扎與困境。 「我怕他會半夜一個人出門去,總是提心吊膽地注意著他的動靜。如果我聽見的是他起床去浴室的腳步聲,立刻全身戒備地靜候馬桶沖水的聲音;如果我聽見的是搬動碗盤,也會一直等候到他搬累了停下來,確定他是要回房睡覺,而不是要出門。我從夜夜驚醒多次到已經夜夜不能成眠。」
日期: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