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老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老闆共有7050項結果
職場

5個簡單技巧,妥善安排生活要事的優先順序

生活有太多事需要應付,哪一個是真正重要的?也許只有5件或更少的事才是真正重要的。美國前總統雷根說的:「解答不容易,可是一定有簡潔的答案。」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生活複雜化。

日期:2021-06-04

全台防疫報導

一人駕駛不必戴口罩 但加油呢?搖下車窗見無罩可開罰!

疫情期間依規定一個人開車,可以不用戴口罩,可是到了加油站呢?很多一人駕駛搖下車窗沒戴口罩,就喊著要加油,加油員擔心染疫要求駕駛戴口罩,卻被對方以政府規定為由,拒絕戴口罩,還把加油員罵到臭頭。

日期:2021-06-03

政治社會

艱難時刻考驗信賴關係!崇越董座: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該思考的事

近年國際企業掀起一股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熱潮,尤其這兩年全球受到武漢肺炎侵襲,加上極端氣候日益加劇,令ESG成為顯學。資本市場也開始重視「責任投資」,更強調導入ESG的公司股票績效,遠勝於未導入ESG的公司。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狼性消失?中國年輕人信奉「躺平即正義」:不想跪著掙錢,只好躺平,我就是不消費不買樓怎樣?

每次,當我們跟「牆內」的小粉紅罵戰,除了「你媽死了」就會被罵「廢青」…那到底牆內的年輕人有多勤奮呢?

日期:2021-06-01

職場

總在下班前最後一刻才討論公事的人,就像在17:59放置炸彈的「炸彈客」

我實在很想對他說:「拜託你趁著天還沒黑時工作好嗎?」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從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針對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日期:2021-05-31

產業動態

居家辦公將成常態,企業如何維持營運成長?張培鏞:用六大雲端工具開創「團隊雖異地、無縫合作於雲端」模式

近年來遠距異地辦公已漸成常態,直覺先被想到的多是視訊會議、即時通訊軟體等,然而後續的內外部表單與業務無縫協作、客戶關懷與服務的商務軟體,更是維持營運與成長必備數位工具。

日期:2021-05-28

話題人物

對台灣感情遠超過自己國家 這個「法國人」花15年替台灣寫書!

他是台灣第一個扛三太子跑步環台的「老外」,他是台灣第一個用台語主持節目的「老外」,這還不夠稀奇,他還是個會講「阿美族語」和「布農族語」的「老外」,但他卻說「我不是老外,我是個投錯胎出生在法國的台灣人!」

日期:2021-05-27

台股

股友社詐騙猖獗 謝金河:投資假別人之手,永遠是待宰的羔羊!

投資是恆久的努力,竭盡一生的功課!過去一年多以來,台股量價俱揚,投資人湧入市場,大家都想賺快錢,也讓詐騙集團大行其道,他們透過FB及Line的群組,冒名代課操作,亂報明牌,連我的親戚朋友,同學都分不清真偽受騙。

日期: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