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老街紛紛吹起「新生」風潮,不同的在地團體依照地方各自特色,設計迎合當地卻融入新創的改造計畫,不僅期待與地方共好,更舉辦活動,邀請外來客入鄉作客,一起感受獨特的地方風情。由台灣好基金會發起的「2025春潮集」,於3/29、3/30舉行,以屏東潮州百年老街建基路為起點,邀請藝術家林舜龍、鞍掛純一,以及600位潮州學子鄉親,以「春神來了!百花開」為題,為老街帶入春天的氣息。
日期:2025-03-30
廟宇,不僅是傳承宗教習俗的重要場域、信徒的心靈寄託,也是凝聚在地居民向心力的集會空間,更因其歷史意義與文化特色成為遊客喜愛的觀光景點。迎接春日新氣象,不妨走進廟宇,不僅能欣賞雕梁畫棟的建築美學,還可探訪周邊景點和美食,來趟文化輕旅行!
日期:2025-03-27
走進台灣不同城鎮的觀光商圈,來一場探索文化的旅行。看在地商家留存古味也不忘開發、創新,甚至趕上趨勢講究永續、推電子支付,商圈小旅行邀請遊客入門聽故事、湊熱鬧,更了解在地。
日期:2025-03-19
這幾天在YouTube上面看到好幾個有關悲情城市的分析報導,像是最佳男主角最後是陳松勇,不是梁朝偉,二二八事件那一列衝突的火車,是在大華車站拍攝的,還有梁朝偉帶著辛樹芬在車站徘徊的那個車站是在大里⋯⋯我想像,如果我生在二二八的年代,可能很早就不見了!
日期:2025-03-16
你能想像在阿里山神木的見證下,浪漫雲海圍繞,在這樣的氛圍來場世紀婚禮嗎?阿里山「神木下的婚禮」邁入第19周年,今年擴大舉辦,結合台灣好行的觀光品牌推出系列活動,首度推「阿里山星光婚旅」行程,希望將客群延伸到情侶、蜜月、親子旅遊。有趣的是,由於名額有限,往年報名都相當踴躍,因此會採用「遴選制」。不只得附上個人資料,若附上「70字」阿里山愛情故事,甚至能提升入選機會。回顧近10年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入園人數,從中國旅客減少、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去年天災頻仍,讓入園人次難回百萬。阿里山浪漫系列活動開跑,力拚重回「兩百萬」旅客人次。
日期:2025-02-19
傳統書店大多是被動地等待客人上門買書,在書店文化多元發展之下,「新世代書店」應運而生。它們主動用各種活動或新媒體作為媒介,將知識傳播出去,用更多元的方式開啟民眾對閱讀的想像。
日期:2025-02-12
閒置了十數年的竹東火車站東側台鐵員工宿舍,最近到了周末,總會響起悠揚弦樂聲。他們是來自南投原鄉的孩子組成的弦樂團「親愛愛樂」,更是曾獲維也納世界青少年音樂比賽冠軍的台灣之光。可別看他們手持小提琴,就認為他們是天之驕子,相反地,他們多數家境清寒,若不是有親愛愛樂的支持,甚至可能會走上失學道路。樂團創辦人是一對教師夫妻檔,他們在海拔900公尺高的南投親愛國小教書,陳珮文與王子建自掏腰包替原鄉孩子買樂器,眼見孩子下山讀書交通不便,兩人就租宿舍。家裡付不出學費,就用樂團經費,從小學到大學替他們繳學費。17年來,親愛愛樂已經成為一個大家庭,把超過50位原鄉孩子送入大學就讀音樂系,讓他們能夠有寬廣出路。兩位創辦人的善舉,也常被外界形容「一個是傻子、一個是瘋子」,但他們依舊甘之如飴。
日期:2025-02-08
台灣的民間消費力比想像中強勁!剛剛過年,沒有安排行程,大約下午一點多,我走出公司去看看有什麼好吃?我漫無目的亂走,看看路邊有什麼好吃?走過華陰街,穿過市場,看到攤子上大排長龍,一家是大稻埕魯肉飯,旁邊有一家後驛鵝肉店,在市場內的兩個攤子都擠滿人潮。我想排隊的店家一定不會差,就決定在這裡吃!
日期:2025-02-05
「有時投資,有時旅行。」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從台灣出發,走向世界各國,看見許多台商在各國的奮鬥熱情與拚勁,也看見了「制度決定人性」:共產制度底下的貧困與哀愁,也有純樸的良善與美麗。
日期: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