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寫到有年輕人因為融資、期權300萬積蓄的新聞,早上就有位讀者來訊,內容是這麼寫的:「感謝你的分享,我和27歲的那位兄弟情況非常相似,看到你的文章我的心情也好了一點點,感謝。」
日期:2024-03-20
(今周刊1421)又一次,食安風暴襲來,全台陷入蘇丹紅之亂。 用於工業的紅色染料,被不肖業者違法摻進食品,辣椒粉、咖哩粉、胡椒粉、沙茶醬……,滾雪球般接連中鏢,它們被製成數百種產品,滲透你我的餐桌,毒害國人健康。為直擊兩大進口商的黑心面貌,《今周刊》前進桃園、新北、高雄五大現場,發現這起風暴的禍首,不全然是手段惡劣的商人,政府的把關不力與輕忽態度,更是釀成這場食安危機的幫凶。
日期:2024-03-13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積極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
日期:2024-03-08
(今周刊1415)翻開鐵道局近四年的調查報告,「九曲堂側線出軌」、「彰化站正線出軌」、「成功站正線出軌」……大大小小列出來,就有十四個出軌事故。但看在台鐵高雄運務段員工望明君眼裡,是見怪不怪,這都還只是有記錄在案的數字,「在中南部地區,一年內與調車相關的事故或意外,至少就有五到十件。」
日期:2024-01-31
去年營收、獲利雙雙創下佳績的泰國精密機構件廠經寶,並沒有滿足於去年的成就,為了未來的成長進行規劃,先從鞏固泰國當地人才開始,到自動化升級、航太訂單都持續超前部署。
日期:2024-01-31
「職人工藝」一直都是台灣傲人的軟實力,職人多年打磨的功力,以雙手賦予作品的生命力,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溫度。近年來,台灣職人工藝不僅在各行業閃閃發亮,也逐漸打進餐飲圈,誰說高檔餐廳只用舶來品?這一群職人用自己的技術,讓高級餐廳也能看到專屬於台灣的工藝精神。
日期:2024-01-10
我在1968年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進入訂製西服界,之後輾轉在幾家西服店當店員,直到1978年自己創業,正式成立禮德西服。1981年,來來香格里拉大飯店(今喜來登大飯店)開幕,我們也在當天進駐飯店商店街,當時主要客群為歐美商務人士,高級訂製西服店大多位於飯店,禮德於全盛時期有4家分店。
日期:2024-01-07
面對數位及淨零轉型兩大趨勢,企業如何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競爭力?「台灣數位轉型大聯盟2023創新論壇暨交流活動」邀請產官學研代表,提出最新觀點。
日期:2023-12-29
針對後疫情時期的通膨危機下,製造業積極朝向智慧化與低碳化方向轉型,在上下游供應鏈的協作優勢下,協助產業掌握市場趨勢與產業脈動,促進長足之發展。
日期: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