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擁有四季分明自然美景的國家,從古都京都的歷史韻味到北海道的壯麗雪景,每一處都值得細細品味。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探索這些美景?答案就是「包車旅遊」!
日期:2025-03-28
日本櫻花最前線、2025日本櫻花最新預測公布!日本櫻花季到來,2025年3月27日日本氣象株式會社,發布第10次預測櫻花開花到盛開日期,全日本14個城市,從北海道到鹿兒島的染井吉野櫻樹開花和盛開日,還有各城市賞櫻必到景點、交通方式,今周刊完整攻略必看。
日期:2025-03-27
為了持續活絡國內旅遊市場,吸引更多遊客來體驗台東之美,台東縣政府特別推出「台東一遊未盡」一系列豐富的獎勵措施,並於今(21)日舉辦記者會,由饒慶鈴縣長說明自4月1日起的各種獎勵旅遊計畫方案,不論是自由行或團體旅遊遊客,只要持入住證明或住宿發票、收據,至6月30日止上傳至「台東一遊未盡」官網將取得抽獎資格,4月11日至7月4日每週五線上抽獎,最大獎TOYOTA COROLLA CROSS豪華油電車,還有iPhone 16、台東住宿劵、熱氣球自由飛票劵等好禮,讓遊客玩得盡興、滿載而歸,邀請大家來台東探索不一樣的旅行方式,一起發現「台東一遊未盡」的美好時光!
日期:2025-03-21
國旅今年持續衰退!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涵碧樓去年住房率約8成,今年1、2月卻衰退,尤其2月衰退最嚴重,最主要是國人出國旅行。他說明,去年有1700萬人次出國,「國人現在出國與過往最大的不同在於旅行天數,以前出國大多5天、7天,現在多達15天、20天,像我的球友最近要去日本自駕遊21天、一位老闆友人要去搭郵輪25天。」他觀察,疫後旅遊方式及習慣都改變了。再加上,去年台灣出入境人次逆差約900萬人次,觀光逆差擴增至220億美元,台灣旅遊市場「入不敷出」,旅遊業進入艱困期。他認為,台灣觀光復甦速度落後最主要的原因是「陸客」,呼籲政府應儘快開放兩岸團客及自由行。雖然政府不可能開放陸客,他強調:「不可能也要講。」
日期:2025-03-20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不論是台灣或全世界,如果真的要挽救地球免於進一步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不能只靠太陽光電、風力或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核能發電一定要列入整體發電的組合。就核能來說,311大地震後原本要全面停用核電的日本已經大轉彎,打算在2030年核電要佔全日本發電量兩成。歐洲也出現核電復甦潮,例如原先要廢除核電的瑞典,打算在2050年增加12座核子反應爐;國內完全沒有核電廠的義大利則從法國進口核電,使義國的核電用電佔比直逼兩成。童子賢也指出,儘管台灣有用電大戶台積電的龐大需求,加上電動車大趨勢帶來的用電需求,從歷史數據來看,台灣用電其實沒有那麼緊張,過去十年僅成長約11%,遠低於同期印度的65%或中國的74%。「這比起我們在20年前、30年前的(用電)成長,真的是相對少很多,不用自己嚇自己。只要做妥善規畫,跟把電網建設好,台灣的用電可以很穩定的。」
日期:2025-03-10
「2025年從第一季看到年底,在沒有任何的外在干擾的情況之下,會是很開心的一年。」雄獅旅行社(2731)發言人賴一青表示。今年全球旅遊都很熱鬧,以日本來說,4月大阪世博會,加上神戶、松山航線,到日本旅行變得更方便。東南亞市場向來很熱門,越南峴港、富國島深受歡迎,泰國、馬來西亞、北越、中越持續穩定成長,尤其是到東南亞、港澳打高爾夫球的市場持續走強。「以長程線來說,2025年歐洲前所未有的熱鬧,阿提哈德航空9月份要進來台灣,每天有航班,1個月超過1萬個位置,可以當成轉機點,飛到歐洲任何一座城市,補強現在歐洲機位不足的窘境。」「巴爾幹半島、北歐極光,過去在冬天乏人問津,今年市場非常夯,冬天的瑞士冰河之旅也很強。國泰航空運能慢慢回穩,今年又新增了慕尼黑、巴塞隆納,讓我們感覺市場是非常的熱鬧。」
日期:2025-02-21
環保與永續發展漸漸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議題。鼻頭一號咖啡廳創辦人余孟怡(Grace),自小在紐西蘭長大,深受當地環境教育影響,回台灣後致力於推廣永續生活,期待讓更多人關注這片土地。
日期:2025-02-13
今年的花蓮太平洋燈會以「百花齊放」為主題,從1月17日開幕以來,已經成為全台最夯的打卡熱點!根據《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公布的「2025全台十大燈會」排名,花蓮燈會勇奪第八名,在非六都城市中更是高居第三,魅力直逼新北和高雄鳳山等大城市。
日期:2025-02-07
新年的迎春之旅,從蘊藏美感的建築當起點,漫步這些對遊客敞開大門的公共空間,看生硬的展館如何變身為設計景點,近身感受獨具一格的五感美學,順遊周邊景區、品嘗美食,收拾輕行囊、帶著輕鬆的心情出發,走春接福,感受島內慢旅的魅力。
日期:2025-01-23
對於設計師而言,義大利是個能夠為品味充電的地方, COVID-19新冠疫情前我每年總會找到各種藉口,至少到訪兩次之多,當然也包括水鄉之都威尼斯。
日期: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