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到2021年,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遠距辦公、線上購物等需求,包括亞馬遜、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內的多家美國科技巨擘,無論營收、獲利、股價,都扶搖直上。然而,進入2022年之後,先前風光猶如一場夢,前述科技業者,接連宣布大規模裁員,今年甚至連麥當勞、高盛也計畫跟進。
日期:2023-01-10
走過通膨、戰爭及升息等諸多利空因素影響的2022年,投資人該如何布局2023年?為協助客戶掌握趨勢,台新銀行特別在近期於全臺舉辦五場2023投資趨勢論壇,由該行資深副總經理劉熾原、台新投顧總經理呂仁傑、協理李政剛、財經專家阮慕驊與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與客戶分享市場機會與投資展望。劉熾原表示,2023進入後疫情時代,景氣預估將呈現溫和衰退,面對大盤空間有限以及市場波動度高此2種金融新常態,投資人應以「股債市皆有機會、資產多元配置、穩定收益下追求資本利得」3投資策略為主軸,債市以多元分散策略追求潛在利得機會,股市則以策略取代選市,亦即依照不同類股選擇不同操作策略,以掌握較佳買點。
日期:2023-01-09
進入二〇二三年,生活重回正常化的時刻終於來到,人們外出時得以脫去口罩,就好像從前一樣。但經歷長達三年的疫情考驗,全球經濟結構已經劇烈改變,通膨、混合辦公、人力短缺、供應鏈重組等議題,在在顯著影響企業營運,進而衝擊金融市場發展。二〇二二年堪稱是局勢詭譎多變的一年,隨著市場從情緒高漲轉為冷卻與疑慮,在通膨重新降臨的此刻,傳統投資思維似乎已經不全然適用,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新的一年?我們又將迎接什麼挑戰,什麼機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下簡稱中國信託銀行)日前舉辦「二〇二三投資趨勢論壇」,為客戶提出專業且深入的觀點。
日期:2023-01-09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9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8
接下來你聽到的都是壞消息!經濟日報香港特派員李春在他的專欄中寫道:2022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寒冬,2023年可能更是令人喪膽的凜冬!他列出幾個數據:去年上半年,46萬家企業倒閉,310萬個個體戶註銷,240家上市公司清算,8億人負債⋯⋯。
日期:2023-01-06
去年美元雙率雙升,掀全民瘋美元熱,又以美元高息定存喊到10%既吸金又吸睛,但若折算為美元計價的外幣存款餘額數字,卻出現年增率增減不一的情況,又以去年七月開始,年增跌破雙位數,更一路下探到10月底5.43%的至少是近三年低點最受矚目。
日期:2023-01-06
資金寬鬆年代,科技股有夢最美;而2022年在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下,科技股成了重災區。不過,股價跌深就是最大利多,科技股能不能重返榮耀,是2023年全球股市最關注的焦點。
日期:2023-01-04
2022年德國的冬天是暖冬,平均溫度10.7度,筆者剛抵達時,感覺像是台灣的寒流,但比較乾冷,在未到達之前,對德國在高價能源時候,可能採取節能等等措施,已經略有所聞,但到達之後,家庭和營業用的暖氣,仍然持續開著,並未感受到使用上的壓迫。德國的天然氣用於暖氣和電力,2020年俄羅斯供應德國天然氣佔比為55.2%,因入侵烏克蘭,德俄之間的輸氣管北溪二號已經胎死腹中,北溪一號也於2022年8月31日遭破壞後,完全停止供氣,天然氣的價格在2022年6月和8月價格走高,並創下新高。
日期: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