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緣政治因素催化下,新南向商機更勝以往。其中,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點名,越南理論上是東協各國中最亮的亮點,但「政治決定一切」。他說,越南政局處於改革開放、基本教義路線鬥爭之中,若重回共產主義路線,未來發展將充滿變數,一如現在外資離開中國。然在美中對峙格局下,謝金河仍認為越南未來「大有機會」。他表示,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從2022年4041億多美元降為2023年2794億美元,但墨西哥153億美元、越南105億美元相對2017年時成長達3倍,兩國都是美國進行供應鏈移轉最大受益者。《今周刊》周四(6/6)舉辦「2024東協台商1000大調查暨論壇」,下半場「布局東協商機 搶佔藍海新局」,邀請兆豐銀行副總經理葉念茲、華南銀行副總經理張炳輝、永豐金證券副總經理蘇威嘉、外貿協會副秘書長邱揮立等嘉賓擔任講者,暢談東協市場的商機與現況。《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擔綱主持人,並與前述講者座談,解析「鏈結新南向 決勝智造生態系」,論壇尾聲,謝金河以「東協新投資時代展望」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作為壓軸。
日期:2024-06-07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5-20
陸股歷經三年疲態,迎來新一波反彈走勢,最新市場政策「國九條」的支持,有望具正面激勵作用,是否可複製前兩次國九條迎來的陸股牛市行情?
日期:2024-05-08
中國近幾年經濟疲軟,並發生歷史性的逆轉,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後中國時代已經來臨,現在大家都在探索中國的未來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態勢?最近出版《失速中國》一書的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表示,中國的經濟動力已經消失,這是受習進平「一人法西斯主義」獨裁領導之下,出現「天下圍共」態勢,有可能中國面臨接近滅亡的地步。文化大學國發所兼任教授陳松興表示,美國企業這幾年陸續出走中國,背後意涵很明確,美中都在作戰狀態中,「2027年有沒有可能(美中戰爭),當然是有這種可能性,至少美國軍方認為這可能性是繼續存在,不能排除。」他呼籲台商要多加留意。
日期:2024-04-29
美國去年加強對AI晶片大廠輝達(Nivdia)和其他晶片公司技術的出口管制,以防止其落入中國軍方之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被問到美中摩擦,對輝達造成哪些影響時表示,美中的目標不是敵對,不致惡化到世界末日情境,同時也表態將繼續和台積電保持密切合作。輝達(NVIDIA) AI盛會GTC發表全球最強晶片Blackwell,卻抵檔不了逆風,週二(3/19)股價一度重挫近4%,觸及860.8美元,不過股價由黑翻紅,終場上揚1.07%,來到893.98美元。從輝達股價高點974美元,拉回到現在價位,市值已蒸發3092.25億美元(約9.8兆元台幣)之多。
日期:2024-03-20
台海情勢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之一,近日中國舉行「兩會」,關於其對台政策,也圍繞在和平統一,同時延續反獨、促統促融、反對外力介入干涉的主調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昨(10)日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台灣議題需要「管理」而不是被解決,「這裡是地球上最不應該存在強硬言論和挑釁行為的地方」,美中台三方應繼續對話,確保不產生任何誤解和誤判。
日期:2024-03-11
「雖然站在風口上的豬都會飛,但是現在這些飛豬都摔在地上了」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在台北國際書展,對於2024年美中台經濟趨勢如此分析。
日期:2024-02-22
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兩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1月26、27日連兩天在曼谷會談。會前傳出可能討論重點是美方希望對伊朗具有影響力的北京當局,能施壓遏止葉門叛軍攻擊紅海商船。結果雙方在會談後聲明隻字未提紅海情勢,大部分時間都針對台灣議題進行攻防。
日期:2024-02-12
大權獨攬、宛如「無冕之皇」再世的習近平,對中國來說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要了解未來的中國與全球局勢,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專家宋國誠教授的著作《失速中國》,從四大面向深入解剖習近平的「中國症狀」,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出發,並以台灣人的角度為主體,一窺恐致中國失控、全球遭殃的燃點。
日期: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