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日期:2020-04-30
「我覺得中年人這麼努力打拼,卻因為一些人生的議題沒有解決,受困在裡面,沒辦法享受中年應該要有的成果,好可惜。」陪伴父親走過癌末與臨終的林靜君,40多歲時毅然轉業,從記者轉為諮商心理師,並專注於成人諮商,因為她深知「一個中年人,會影響一家人」。
日期:2020-04-14
當「我的狀態」是舒服的,沒有委屈與勉強,我就能傳遞更好的能量給身邊的人;當我對自己是負責的,我就能知道何時要照顧自己,何時有力量照顧別人;當我對自己是接納的,我就能享受自我的呵護。
日期:2020-04-01
我所學的正念派別向來強調對憂鬱症的預防。雖然當初我並沒有特別要選哪個派別,但機會來了我就去,學了以後我才知道為什麼我前夫的爸爸、前夫的阿公都有憂鬱症,為何我女兒未步入他們的後塵,來個憂鬱症大爆發。
日期:2020-03-18
當你注意到自己的情緒後,你會深感那些否定的思考或情感曾經有多「傷害我自己」。一旦經歷此事,便會開始討厭一直保留拖延負面情緒的不痛快。
日期:2020-03-05
「這麼痛苦的話,我就什麼都不想去感受了」、「所以說,感情真的很麻煩啊。」嗯?真的是這樣嗎?這不就是因為你把感情,尤其是負面情緒歸類為「有害」的關係嗎?
日期:2020-03-05
我們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變成無父無母的孤兒。就算已經過了童年,失去雙親,並不會因此而變得較不嚴重。若這種事情還沒被我們碰上,也是遲早的問題而已。即使大家都知道誰也躲不掉,但就如同我們自己的死亡彷彿還很遙遠一樣──其實,是根本無法想像。
日期:2020-03-05
你在關注人時所用的態度,也有可能如同你在關注某種你想取得以做為他用的物品。帶著關懷去關心你孩子(或你伴侶)的內心感受,就另當別論了。
日期:2020-02-27
編按:本文作者Winnie 30多歲就退休、開始環遊世界。她和美國籍先生Jeremy本來是科技業上班族,下定決心減少物慾和開銷後,存下超過七成的收入,終於實現提早退休的願望,而他們的故事也多次登上國內外多家媒體。
日期: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