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過勞,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就是我們勞基法給予資方無限權力來彈性使用勞動力,使得勞動力的再生產無法完成,讓台灣成為「過勞之島、無後之國」。
日期:2018-12-07
中美貿易戰引發的產業重組,讓台灣重新成為企業的優先投資選項。無論是回流台商或國際大廠,著眼的,都是台灣的優質人才與成熟的產業聚落。但台灣資源有限,不具備讓產業百花齊放的客觀條件,只能在眾多選項中做取捨;確定戰略目標後,再排除一切障礙,確保重點產業能在不受干擾的環境下自由發展。這道關鍵選擇題的答案,可能決定台灣未來數十年的走向;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正積極搶答。台灣,準備好了嗎?
日期:2018-12-05
在九合一大選後,高雄一瞬間成為當紅炸子雞,除了選舉翻盤話題之外,大型企業釋出投資意願,更讓高雄看來生氣勃勃,繼鴻海和義聯集團表達加碼投資高雄後,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表示,想要投資高雄的企業,已經從 10 家增加到 20 家以上,產業遍及科技 IT 產業、食品、房地產等,立委吳志揚也將率領馬來西亞華裔產業界,前來考察投資高雄的機會,至於他要打造的「愛河產業鏈」,也有多家企業表達高度興趣。
日期:2018-11-30
日本安倍晉三內閣擬放寬引進外勞的限制,準備紓解14個業種的缺工荒。這項政策引起日本社會熱議,擔心引進外勞後,加薪無指望,工作也會被外國人搶走。
日期:2018-11-21
日前媒體報導,因應美中貿易戰升溫帶來的變數,台灣蘋概股正醞釀「史上最大生產線遷徙潮」,包括和碩、仁寶、緯創、台郡、欣興、美律、可成等七大指標廠,均有意降低中國生產比重,強化東南亞或台灣布局。不過,這則新聞雖引起市場震撼,但遷徙潮是否很快就發生,倒是有不同的聲音。
日期:2018-11-15
美國總統川普築起關稅壁壘,意外讓區域經濟成為新顯學,以往習於從全球觀點去觀察經濟動向的現代人,現也要開始學著用區域經濟的視角,去找出新商機。
日期:2018-11-15
得天獨厚的綠色農業、藍色海洋漁業資源,南台灣不僅是台灣第一級產業中心,更是傳統製造業的生產基地。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工研院鏈結在地資源,並積極研發智慧化關鍵技術,進一步開拓高科技人才就業市場,打造南部產業科技化、智慧化與創新化的美好願景。
日期:2018-11-14
非洲,的確是一個值得企業考慮轉進的選項。但在「龍獅共舞」的壓力氛圍中,台灣該如何狹縫求生,卻也還是一個需要明確解答的問題。
日期:2018-11-14
2600點的陸股不買待何時? 無論如何,就算明天陸股因為美國開始自高點下跌,進而拖累全球且讓全球股市正式宣佈熊市降臨,進而造成陸股再大幅下挫300點,也不影響我此時想要長期投資陸股的想法。
日期:2018-11-11
2018年台灣全球招商論壇10月8日精彩登場,迎來了23家代表性外商,今年簽署LOI廠商以日商8家最多,美國4家次之,其他還包括新加坡、瑞士、泰國等,內含4家富比世1000大企業及9家上市櫃公司。包括LINE在內的23家代表性外商齊聚一堂,在總統蔡英文及經濟部長沈榮津的見證下,簽下投資意向書(LOI),未來3年內、在台投資金額540億元,同時也將帶來1.3萬個就業機會。
日期: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