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0-01
《今周刊》響應聯合國「ACT NOW」倡議,本周六、日(9/16-9/17)舉辦《自綠生活節》,作為邁向永續生活的第一步,邀請民眾一同從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中,實踐淨零永續,讓人人都能為永續環境盡點滴心力。2023年《自綠生活節》周六、日於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活動內容相當精采豐富,有主題特展、戶外市集、沙龍講座、逆轉園遊會。在首日開幕式,活動也邀請參與活動的各公私單位代表致詞。在致詞結束後,《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社長謝春滿、研發長王之杰與來賓們體驗各參展攤位,親手寫下「自綠宣言」,也參觀了中華郵政、永豐金控、悠遊卡、崇越集團、歐都納、統一超商、麥當勞、Nespresso、美力台灣、bonaqua怡漾、娘家、洄瀾無毒等特展。不僅參觀主題特展,一行人也前往「逆轉園遊會」體驗各社福團體「有吃、有玩、有喝」攤位、選購展售的優質產品,陳永泰公益信託總幹事王景賢也呼籲大家努力用新台幣,將園遊會攤位上的產品「全部下架」。
日期:2023-09-16
過去一年,是財富管理市場充滿挑戰的一年,如何將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運用於各種金融場景,精準提供全方位方案,成為第十七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日期:2023-09-13
一項產品從發想、市場定義、原型設計、驗證與測試、批量製造、成品運輸、市場販售、消費者使用到產品回收,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都有碳足跡可循,各產業想要做到減碳,除了綠電,還能從多方面著手。面臨脫碳挑戰,企業初期投入的轉型成本與治理變革也許會經歷短暫的陣痛期,但透過整體碳足跡的檢視與導入減碳的機制,企業獲得的不只是整體製造的革新,更加穩固企業競爭力,從而擴大營運版圖,對企業而言,反而是美事一樁。但減碳伴隨的體質健檢,能使企業危機轉變成競爭力,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日期:2023-09-12
台灣綠能供給需求正成長,卻出現「無電可賣、無電可買」現象,面對大環境改變及民怨,政府「穿著衣服改衣服」有效嗎?
日期:2023-08-30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周一(7/24)在《今周刊》舉行的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表示,中租2010年投入綠能產業至今發現,不論是太陽光電或風力發電,政府從一開始就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在初期官方對外溝通就有一定的強度及廣度,今天綠能產業發展就可能更順利。廖英智也認為,台灣或許是綠能的後進國,但在太陽光電及風電均堪稱是亞洲的先進國家,未來可以探索把我們累積的經驗及實力,輸出到日韓等亞洲國家,把經驗轉化為海外商機。熙特爾新能源董事長林聖澤則指出,儲能系統的應用很廣,從太陽光電、風電、用電大戶到商辦大樓都用得到。隨著儲能應用逐步擴展至台灣各地,他希望大家要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儲能系統的安全,因為「所有的安全都是設計來的」。
日期:2023-07-24
全球追求淨零碳排腳步不停歇,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廠商面對來自客戶的龐大壓力;然而,台灣綠電供給發展卻還沒跟上,也讓許多中小企業擔心面臨掉單危機。綜觀台灣綠電發展,面臨過度仰賴光電、土地資源珍稀、電證合一抑制綠電投資等關卡,想維持台灣廠商的競爭力,改變迫在眉梢。
日期:2023-05-02
全球遭受氣候變遷衝擊下,「減碳」已成為國際顯學,各國政府和企業為了達到 2050 淨零目標,紛紛推出了相應的政策與策略,如中國的全國性碳交易制度在 2021 年底正式上路,歐盟更是於今年逐步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使不少台灣企業面對著品牌端釋出的減碳壓力。為此,再生能源調研與顧問公司 InfoLink Consulting 攜手綠電x碳權媒體 Reccessary 於 112 年 3 月 24 日在高雄軟體科技園區舉辦「產業綠化行動:碳盤查、綠電交易與儲能機會」論壇,進一步探討企業如何落實減排目標,並藉由投資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自身競爭力。
日期:2023-03-01
2022年九合一選舉已結束,雖然執政的民進黨選情不如人意,但穩定的政局,有利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期望蘇貞昌院長所領導的內閣能夠留任,繼續引領台灣綠能產業的發展。
日期:2022-12-05
由台灣智慧型電網產業協會主辦、四零四科技 (Moxa) 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協辦的「推進智慧電網,邁向全球淨零永續未來」2022產官學高峰論壇於11月15日舉辦,當天匯聚政府相關單位、學研專家、電力與能源業者及資通訊廠商,共商台灣目前與未來如何整合產官學資源,以加速能源轉型腳步。
日期: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