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今周刊》主辦的「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論壇」今日(3/19)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盛大舉行。本次論壇以「打造零碳經濟 深化永續布局」為主題,邀請政府官員、企業領袖及產業專家共襄盛舉,聚焦全球碳權發展與國際碳市場合作,探討企業如何運用「以碳抵換」的理念,加速落實淨零轉型。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在專題演講中,強調在淨零減碳中,「沒有人是局外人、沒有一件事可以被忽略」,全方位的淨零策略,包括了供給、需求、製造、環境、經貿法規五大面向。劉文雄說明「輕推理論」(Nudge Theory)表示,可運用簡單化、即時性、具吸引力、具社交性等四大推力,來影響群體或個人的行為和決策,進而改變人們的行為、思維,以促進淨零減碳的實行。劉文雄也引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名言:「瘋狂,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結果。」 他強調要推動淨零減碳,除要有科技創新,更重要的是人們行為、思維的改變,才是人類能走入永續新生活一個重要因素。
日期:2025-03-19
繼萬海、陽明接力公布股利政策後,長榮海運(2603)週四(3/13)也發布股利政策,決議派發32.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衝上14%。長榮2024年繳出EPS 64.87元的好成績,股利配發率達5成。陽明海運(2609)周三(3/12)召開董事會,除通過113年度財報,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若依週三(3/12)收盤股價72.9元來計算,殖利率約為10.2%,對於投資人仍有一定吸引力。前日,萬海(2615)才宣布派發股利3.5元股利,配發率僅約2成,換算殖利率約4%。隔日,湧現投資人失望賣壓,萬海股價下挫4.7%,顯見國內投資人對於航運股仍期待高殖利率。
日期:2025-03-13
德國著名的管理學思想家赫曼.西蒙(_Hermann Simon),從他再版的名著《隱形冠軍2.0》之中指出,台灣擁有上百家隱形冠軍,數量位居亞洲第一。確實,台灣有許多產業的要角,長年默默耕耘,材料領域的「凱鍶科技」就是一例!最初從代理商起家,接著2017年移轉出中科院技術並成立實驗室,2020年在高雄成立工廠。凱鍶科技掌握的「奈米高散熱導電銅漿」高分子材料,究竟對產業界有啥搞頭?以及在ESG時代下有何賺頭?
日期:2024-12-31
國泰飯店觀光事業響應永續議題,致力推廣綠色消費與環境保護參與環保倡議,除參與今周刊「自綠生活節」響應聯合國ACT NOW【12大個人氣候變遷行動】,並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於餐廳推廣「友善農食」,將小農種植的有機蔬果從產地帶到餐桌,邀民眾一起支持有機農作物,響應環保,減少碳排,為永續環境盡份心力。
日期:2024-12-27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隨著全球對永續議題的日益重視,企業對於發展ESG行動的意識也逐漸提升,身為產業供應鏈的一環,中小企業該如何尋求解方?北市府產業局於2023年率先全台推出「永續臺北好企機」計畫,輔導中小企業ESG轉型,為中小企業邁向永續提供強力的支持。2024年「ESG新未來 永續臺北好企機」成果發表會中,北市府也展示了今年輔導5家中小企業推動回應七項SDGs的ESG行動,以及協助社會企業ESG產業媒合並促成近320萬元產值等豐碩成果,助力北市企業提升產業永續競爭力!
日期:2024-11-11
全球減碳浪潮席捲而來,台灣也正式邁入「碳有價時代」。面對國際碳權價格上漲趨勢,以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步步進逼,台灣企業如何化焦慮為行動,化挑戰為機遇,成為當務之急,而綠色金融的發展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日期:2024-10-15
淨零碳排、永續發展成為全球趨勢。臺灣證券交易所從承諾到實踐,持續以具體行動推動節能減碳,連年推動自綠生活SDGs系列行動,成功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14068-1:2023 碳中和查證,成為全球首家符合標準的交易所,突顯在全球永續政策中的領導角色,亦代表與企業攜手前行,加速臺灣產業低碳轉型決心。
日期: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