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綠色產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綠色產業共有71項結果
政治社會

經濟部2022「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獎」表揚績優外商 攜手打造韌性國家

臺灣ICT產業擁有豐富的研發、製造與全球運籌能力,在電腦、伺服器的生產比重皆為全球第一。臺灣憑藉全球ICT產業不可或缺的優勢地位及具有高素質研發人力等優勢,除吸引國際ICT廠商來台設立全球採購中心,如Apple、Dell、HPI等,也吸引Microsoft、Google、Applied Materials等國際ICT廠商擴大在臺研發與投資。經與國際相同理念夥伴的擴大合作,共同打造安全、信任與強韌的供應鏈體系,讓臺灣成為引領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永續發展的關鍵。

日期:2022-12-15

金融

發展綠色經濟 減碳動起來 開發金控行動響應 攜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今年最重要的氣候峰會--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簡稱COP27),甫於11月在地球另一端的埃及落幕。面對氣候變遷,台灣雖非197個締約國之一,影響卻零距離;當減碳成為各國政策,當減碳變成貿易壁壘,若未及時行動,將衝擊台灣企業國際競爭力。

日期:2022-12-01

科技

HP深耕永續30年,開創環保與經濟雙贏局面

生產與製造的經濟活動,往往需要耗費自然資源,造成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面對資源耗竭加上氣候變遷等大自然的反撲警訊,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永續兩大面向尋求雙贏,成為全世界每一份子極需共同努力的重要生存保衛戰。一起來看看,早在30年前就開始推動永續發展的HP台灣惠普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P),在這條永續之路上,有哪些值得效仿的傲人成果!

日期:2022-10-14

美食旅遊

高雄市推動淨零綠生活 體驗在地食材與眷村風華 暢享高雄生活轉型之旅

高雄市積極推動淨零綠生活,鼓勵大家啟動生活轉型,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面向積極落實綠色生活;目前高雄市累計已有95家綠色餐廳、105家環保旅店及6家環保標章旅館,除了增加綠色場域外,也讓民眾能有更多綠生活選擇,打造高雄綠色經濟效益。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大家開始出門尋覓美食,或利用周休二日跟家人與朋友來一場小旅行,人文薈萃又具有豐富景觀的高雄自然是首選之一,尤其特別適合綠色旅遊,高雄周邊物產豐饒,店家取用在地素材,以對地球友善的方式,製成產品、減少碳足跡,同時融入歷史與文化,給予訪客獨一無二的體驗,今天我們就帶您走訪高雄綠色餐廳及環保標章旅館,一同體驗專屬高雄的綠色旅遊。

日期:2022-08-22

科技

假面ESG現形記》以減碳為使命做電動車,特斯拉竟被踢出標普ESG指數,馬斯克究竟做錯什麼?

去年3月,歐盟一紙《永續金融揭露規範》新規,正式吹響了反「漂綠」的號角。近500天後的現在,這場「ESG打假之戰」,又上演更鋪天蓋地的第二幕。隨著全球一個又一個雷厲風行的圍剿案例曝光,假面ESG正因此一一現形!

日期:2022-06-15

國際總經

假面ESG現形記》以減碳為使命做電動車,特斯拉竟被踢出標普ESG指數,馬斯克究竟做錯什麼?

去年3月,歐盟一紙《永續金融揭露規範》新規,正式吹響了反「漂綠」的號角。近500天後的現在,這場「ESG打假之戰」,又上演更鋪天蓋地的第二幕。隨著全球一個又一個雷厲風行的圍剿案例曝光,假面ESG正因此一一現形!

日期:2022-06-15

傳產

俄烏戰、通膨飆…連張安平都坦言「近十年最困難的一年」,台泥營收為何還能逆勢成長?

國際煤價大漲,今年第一季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195%,侵蝕水泥業毛利和稅後淨利。根據台泥第一季財報,水泥營收比去年衰退7.8%,銷量與去年同期比較,衰退24.1%。但,台泥第一季營收仍繳出220.3億元成績單,比去年同期成長4%,讓人好奇為什麼台泥能逆勢成長?

日期:2022-05-26

政治社會

減碳目標和歐美有落差、規畫細膩度不如日本... 台灣淨零路徑須更具體 ,才能符合國際標準

國發會終於公布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圖,企圖跟上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做出具挑戰性的政策承諾,然而逐年的減少碳排放量尚不清楚,碳排大戶產業縮減產能與轉型,亦無具體規畫。

日期:2022-04-06

政治社會

每天多做一點點,齊力推動全民綠生活

在環保署一樓大門口有台特別的飲水機,上頭加裝了計數器,紅色的數字不時跳動著,非常顯眼。一瓶水以600 CC為單位,截至目前為止,這台飲水機已經奉獻近3.4萬瓶的水給路過需要的人飲用。於此同時,全台灣還有7,900個像這台飲水機一樣的奉茶站。

日期:2021-11-18

國際總經

最有效的減碳工具 台灣腳步落後國際一大截 氣候峰會召開 三場辯論左右巴黎協定命運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被視為對抗全球暖化、影響人類生存的關鍵一役。但無論締約國能否針對關鍵議題達成共識,台灣都有許多必須迎頭趕上的課題。

日期: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