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周一(12/16)出席「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指出,台灣在科技發展上取得亮眼的成果,根據「IMD世界數位競爭力」的評比,台灣「每千人研發能力」全球排名第二,「研發總支出GDP占比」、「高科技出口GDP占比」及「學生在數學教育評估上的表現」等均位居全球第三。賴總統強調,他相信科技創新可協助區域均衡發展,而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甫通過「六大區域旗艦計畫」,除發展台灣各區域特色產業,也將在各縣市推動軌道、公路、醫療、文化、觀光、居住等重要建設,盼以此打造更均衡、更有韌性的台灣,讓國人有更好生活,國家有更強實力因應各項挑戰。
日期:2024-12-16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周一(16日)上午揭幕的行政院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引言時指出,他認為多功能機器人及無人機,將是台灣在AI大趨勢下的兩大機會,因為我國掌握了晶片製造能力,也有硬體廠商及應用場景。 他也不點名透露,近期與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交流時,對方提到未來努力方向將是「多功能的機器人,而不是汽車,而最擔心的就是買不到晶片」。
日期:2024-12-16
行政院日前拍板,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將在明(2025)年正式修法,且包含勞工與軍公教在內,未來若父母領滿6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再各自加碼1個月。由於目前育嬰留停津貼可領到月投保薪資8成,以投保薪資上限4.58萬元推算,最高可領3萬6640元,若父母均申請,育兒家庭可多出近7.33萬元,不無小補。
日期:2024-11-03
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三(10/30)主持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會議,延續前次會議「包容成長」主軸,以「政府作為加薪引擎」、「薪資透明化」及「中小企業賦能」等三大項目,提出8項薪資創新對策。「政府作為加薪引擎」有三項對策:2025年起,中央政府約聘僱和勞務承攬員工月薪至少為最低工資的1.1倍(約3萬1449元);勞務採購標準也應提高至此水準;並修《證券交易法》要求上市櫃公司提撥年度盈餘的一定比例,用於調薪或分配酬勞。「薪資透明化」對策有三:修《就業服務法》將薪資揭露門檻從4萬元提高至5萬元;研議將最低工資的1.3倍(約3萬7167元)作為上市櫃公司許可審核標準;並在2025年將勞權相關指標納入永續報告書,2028年起實收資本額逾100億元的公司須申報性別薪資差距。「中小企業賦能」有兩項對策:擴大輔導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製造業,並將加薪或分潤納入申請條件;研議為員工加薪的中小企業提供「鼓勵加薪信用保證」,額外提供3500萬元保證融資額度。不僅如此,卓揆指示2025年修法,不論是勞工軍公教,領滿6個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雙親,都能再各增1個月津貼,並持續試辦彈性育嬰留職停薪措施。
日期:2024-10-30
「低薪」已成年輕人之痛,更被形容為「國恥」,但究竟收入多少算低薪?勞動部長何佩珊昨表示,依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定義,低於總薪資中位數三分之二就屬低薪,代表薪資若低於三點一萬元,就是「低薪族」。根據推估,這群族薪資的勞工約一二○萬人。
日期:2024-10-18
(今周刊1448)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日前推出五項計畫,各自涉及「壯大投信」、「普惠永續」、「財富管理」、「擴大投資台灣」,以及「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但你可能沒想到,若看各項計畫的其中內涵,與你我最有直接關聯的,是乍聽之下「最缺錢味」的一項計畫——普惠永續。
日期:2024-09-18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甫落幕,中研院士朱敬一,和3名顧問發表對於經濟發展顧問會議的幾點提醒指出,大規模地聽取體制外的聲音,似乎是表示體制內的人訊息不夠周全,但仔細觀察又非如此,因為許多產經部會首長原本即來自民間。他們認為,來自業界的委員理所當然為自己的利益發聲,他們的建議10分之9,難免有利益之私或視野之限,未必能輕信,而類似會議最大的受災部會,就是財政部。對於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朱敬一等顧問建言,行政院代理發言人謝子涵表示,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於今年9月3日召第一次顧問會議,政府由衷感謝與會機關(構)、事業、產業代表或具有相關領域學識經驗之專家學者,就國家現階段與未來所面臨的問題,提供務實建議。謝子涵指出,會議中各位顧問的意見表達多元,這些基於促進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或公益的建言,提供政府部門許多新想法。而顧問會議的建議結論將會在後續經濟發展委員會或跨部會會議中交換意見,並經過確認後才會形成政策,並非直接形成政府政策。也希望藉由不斷地相互對話,讓政策能夠取得最大程度的共識。
日期:2024-09-12
勞動部周三(9/4)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最低月薪由27,470元調升至28,590元,最低時薪由目前183調升至190元,後續結果將送至行政院拍板後,於2025年上路。由於這是《最低工資法》上路後,首次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同時也是總統賴清德上任後,首次調整薪資,因此格外受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度審議會與往年相比十分有效率,早上10點開審議會,下午2點40分就召開記者會,勞動部研判主要是《最低工資法》將審議流程法制化,加上缺工議題,讓勞資對於調整薪資早早就有共識。
日期:2024-09-04
在父親節這天,總統賴清德周四(8/8)召開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他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有愈來愈多來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賴總統直言,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對任一國家都是艱鉅挑戰。他譬喻,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政府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談到核能,賴總統回想20幾年前擔任立委時,與跨黨派立委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首度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完成立法。他說,當時執政黨民進黨非國會多數,這證明「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賴總統期許國人藉此委員會,了解能源議題絕非僅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他強調,國家氣候治理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
日期: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