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經營風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營風險共有110項結果
台股

不是富邦金、國泰金...3月金控獲利成長冠軍竟是它!存金融股買哪檔?鴻海前財務長4招拆解「賺錢密碼」

編按:金融股3月自結損益出爐,這個月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只有6家,包括富邦金、永豐金、玉山金、凱基金、彰銀以及高雄銀。累計EPS前三名為富邦金3.01元、國泰金2.17元、中信金1.02元,同期累計年增第一名的則為玉山金(成長37.5%),較上月成長最多的是京城銀(漲幅159.09%)。近來川普關稅議題延燒,金融股受到的影響較小,加上金融股容易成為國安基金的護盤標的…所以不少投資人將眼光從科技股轉向金融股。不過到底該選哪檔好?除了參考股價淨值比、殖利率之外,也別忘確實研究各家公司的基本面,確實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才不會貿然踩雷。本書作者劉心陽曾任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財務長、東洋集團子公司副總經理,運用多年實戰經驗教你拆解財報核心邏輯,手把手帶你掌握公司財務狀況、抓出業績成長股、避開地雷股,讓金融股也能成為你的決勝飆股。

日期:2025-04-15

理財

高股息不香了? 2025分散風險配置可以這樣選!

台灣人鍾愛配息,2024年台股高息ETF的受益人數呈現爆發式的成長!但最近有不少人發現,這些月配高股息ETF配息金額逐漸縮水,投資人還能繼續長抱嗎?柏瑞投信投資策略部經理曾宜淨在《富足今周起》節目分享她的見解,並分享2025年開春新策略。若考慮將投資配置佈局到其他資產,又應該怎麼樣做呢?

日期:2025-03-12

國際總經

土耳其裔CEO改造英國120年老店 兩年股價漲逾六倍 勞斯萊斯猛衝 帶領英國股市創歷史新高

以製造頂級豪車起家的勞斯萊斯, 一度被收歸國有,如今轉型為全球噴射引擎巨頭,今年二月,更帶領英國股市大漲創新高。這家百年老牌企業的重生之路,值得台企借鏡。

日期:2025-03-05

國際總經

經濟與金融瀕臨崩潰 逼迫普丁加速走上談判桌 惡性通膨、利率飆升 俄羅斯內傷嚴重

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個年頭,受到軍事巨額開支的拖累、國際嚴厲制裁的影響,俄羅斯國內經濟陷入惡化的泥淖,這將迫使普丁為了鞏固政權,在近期坐上烏克蘭停火談判桌。

日期:2025-01-22

理財

有10萬要買誰?0050、0056、兆豐金、台積電、台塑…施昇輝:這2檔沒理由不敢買「它千萬別碰」

所有的投資專家都說,買股票該看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價格再低的股票,如果公司經營沒有持續成長的動力,也不該買。價格再高的股票,只要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都值得買。然而,人性讓「價格」成為一般投資人買股票的第一道心理關卡。

日期:2025-01-06

國際總經

全球迎「川普2.0」時代、企業面對更多不確定性...黃志芳:貿協經貿指數2025年聚焦地緣經濟

貿協周四(12/26)舉行「2025年外貿協會年度記者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全球進入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交織的「川普2.0時代」,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貿協將以創新策略與行動,協助企業應對巨變,拓展國際商機,穩健成長。此外,貿協執行的「貿協經貿指數(TAITRA Index)」調查,今年聚焦台灣出口業如何因應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地緣政治影響,也涵蓋AI 、數位行銷、ESG 等新興議題,全面掌握企業經營及轉型趨勢。明年,貿協指數將再度進行地緣經濟調查及發布,提供企業應對變局的新思維。

日期:2024-12-26

ETF

00878、00919、0056、006208…一表看月存8千買ETF「誰最夯」:解決兩痛點贏在起跑點

你有存股習慣?存的是股票還是ETF?過往有許多嚮往在退休後能擁有「被動收入」的投資人,會選擇用定期定額存股方式累積退休後的小金庫。然而,隨著ETF投資熱潮席捲市場,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到9月,定期定額存ETF的投資人數為定期定額存股人數的3倍,若以金額來看,存ETF的金額更是存股的4.3倍。

日期:2024-11-15

ETF

00945B、00953B、00741B...美債慘兮兮,為何非投等債ETF創新高?5檔ETF大PK:這1檔票息率近8%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ETF的3種加碼模式,獲得不錯的迴響,有不少投資朋友問我這個方法也適用在債券ETF嗎?我的看法是:不一定。因為債券的漲跌基礎跟高股息ETF不太一樣。

日期:2024-11-13

國際總經

「日本政府的態度及要求,我們無法承擔,這跟誠信無關」 黃崇仁:不是為了印度才放棄日本,而是兩個政府態度不同、方式不同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於周二(22日)在少見實體舉行的法說會上指出,與日本SBI控股的半導體晶圓廠合作案未能繼續下去,主因在於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國經濟部)補貼政策要求,力積電需擔保可能只有少數或沒有股權的新廠得連續十年量產,致使力積電有違反台灣證交法的風險。其次,SBI無法提出可行的新廠籌資、行銷等營運計畫給力積電做投資評估,「沒有資料就無法評估,沒有評估就沒有投資」,因此力積電董事會決定停止評估這項合作案。黃崇仁強調,日本合作案之所以未成,在於「日本政府的態度及要求,我們無法承擔,這與誠信無關」。

日期:2024-10-22

科技

陳泰銘告訴你,國巨「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國巨!」高門檻產品貢獻65%營收、大中華業績佔比降至24% 更宣示「國巨在AI所有應用領域絕不會缺席」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國巨集團從2018年開始持續轉型,過去六年來經過多宗跨國併購案後,「國巨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國巨」!他以2023全年財報說明,65%營收是來自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例如車用、工業、醫療及國防航太等領域;若以地域來看,大中華的營收佔比降至24%,反觀歐、美、日、韓等相對高端的市場,已經貢獻了75%營收。從集團本身來看,目前全球4.2萬位員工中,高達85%是外國人,而且國巨在全球35個國家,共有53個製造基地,換句話說國巨不只是「China+1」,而已經是「China+34」的國際企業了。陳泰銘也宣示,「國巨在AI的所有應用領域,絕對不會缺席」,並看好AI興起將大幅推升被動元件、感測器及功率半導體的需求。

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