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成為日本汽車新力量的機會,真的失之交臂了嗎?日產汽車與本田汽車於周一(23日)下午在東京召開共同記者會,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討論把雙方的管理層級整合至一家新成立的控股公司,希望在2025年6月完成談判、簽署合作協議,並於2026年8月前成立控股公司。雙方希望藉此得以快速開發電動車及軟體整合,以維持兩家公司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並計劃把控股公司在東京證交所上市(IPO),原本日產及本田汽車的股票則下市。日本伊藤忠綜合研究所認為,如果需要出手救援陷入經營危機的日產汽車,其實鴻海比本田更適合,因為現在日產最需要的不是擴大生產規模,而是開發新產品的速度,這點鴻海明顯更有優勢。也有日本汽車線資深記者認為,就算鴻海這次沒能入主日產汽車,也可能早就鎖定下一個在日本的購併對象了。
日期:2024-12-23
經濟部於十二月十九日舉行「一一三年節約能源表揚大會」表揚活動旨在鼓勵企業與學校積極投入節能減碳,支持二〇五〇淨零減排目標。
日期:2024-12-23
經濟部於十二月十九日舉行「一一三年節約能源表揚大會」表揚活動旨在鼓勵企業與學校積極投入節能減碳,支持二〇五〇淨零減排目標。
日期:2024-12-23
臺塑貨運於2021年與明志科技大學成立「智慧載具研發中心」,隨即於隔年開辦「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計畫,透過與新創公司的合作加速內部創新。期間不僅充分利用其豐富資源和市場影響力,鏈結製造、研發、供應鏈管理及市場行銷等各個環節,更牽手多家新創企業,促進電動車上中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
日期:2024-12-23
臺灣第一個聚焦於餐飲業的「傳統美食永續發展產業加速器」,是由三商餐飲所成立,希望從農場生產、加工製造、食品販售到餐桌和餐廳等產業鏈相互串聯,提升臺灣餐飲市場競爭力,不只立足臺灣,更要放眼世界。
日期:2024-12-23
邁特電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邁特電子)專注在網路通訊與車用電子領域,2016年成立集團的創新部門「邁特創新基地」,以軟硬整合為出發點,提供新創團隊一站式的物聯網設計製造整合服務,至今已服務來自13個國家,超過150家新創團隊。
日期:2024-12-23
為促進旅遊業者的轉型與創新,雄獅集團跳脫觀光旅遊的框架,聚焦旅遊科技、文旅體驗及生活風格等多元領域,攜手雄獅旅創育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NextT旅創加速器」,提供系統化的深度培育輔導,協助旅創團隊穩健發展,並透過跨領域合作與資源整合,共創旅遊產業的新局面。
日期:2024-12-23
「花草釀股份有限公司(後稱花草釀)」執行長鍾佳蓁原本在北部工作,2020年回到先生的故鄉—屏東霧台神⼭部落,展開夫妻兩人的創業之路。為了帶動部落經濟發展,她積極參加各種創意競賽並屢次獲獎,也成功取得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在地青年創育坊補助計畫」的支持,成立創育坊之後,以活絡在地經濟的形式輔導青年返鄉創業。
日期:2024-12-23
長庚醫療體系全面落實環境永續及綠色理念行動,逐步實踐友善環境之低碳醫院,今年度以林口長庚醫院代表參加「113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競賽,再次榮獲經濟部節能標竿金獎肯定。經濟部周四(12/19)於台北漢來大飯店舉辦節能標竿獎表揚大會,長庚醫院由行政中心潘延健總執行長、羅吉均執行長及黃政隆處長等代表領獎。
日期:2024-12-20
鴻海有意買下日產汽車股份的消息,這幾天傳得沸沸揚揚,但鴻海之前布局似乎不只於此。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鴻海曾接觸日本主管機關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國經濟部),提出一個堪比2005年戈恩(Carlos Ghosn)同時接掌日產及法國雷諾汽車執行長後,對日產的大規模改造計畫。然而,經產省內部對於鴻海提案態度偏保守,因為汽車是日本的核心產業,無法想像讓一家外國企業控制,而且還有經濟安保上的考量,因為鴻海集團與中國的關係密切。
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