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經濟規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濟規模共有650項結果
國際總經

楊安澤的「自由紅利」

自由紅利成本約1.8兆美元,但可望減少醫療保健和監禁支出約1兆美元,國民生產力也有望提升,民眾因而增加消費,美國企業將是最終的受益者。

日期:2019-03-13

國際總經

「我為什麼要離開中國」一文遭瘋傳 中國企業家為何對未來失去信心?

一名54歲上海房地產開發商陳天庸,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題為《我為什麼離開中國》的長文,在中國境內引起熱烈轉發與討論。陳天庸強調,「現在的中國經濟就是一艘正開往深淵的太平輪,如果沒有根本性改變,船毀人亡的結局誰也逃不過。」他的論點同時引起外媒關注,被外界認為,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已讓企業家階層對中國未來失去了信心。

日期:2019-02-25

科技

老將新秀齊手掀併購潮 台灣生技產業能跟上國際腳步?

一開春,生技醫藥產業傳出幾件整併消息,包括盛弘旗下精準健康將整併哈佛健診,另外晟德集團旗下順藥公司吃下生控,永昕則併順藥CDMO(接受客戶委託開發與製造生物藥品)部門。多項併購案快速展開,也讓國內生技醫藥產業走過低迷的2018年後,顯露出全新的發展契機。

日期:2019-02-15

國際總經

中國經濟面臨「明斯基時刻」大考驗

習近平呼籲嚴防黑天鵝、灰犀牛,讓市場意識到中國經濟今年恐不平靜,面對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嚴峻情勢,投資人若發現持有的資產變得一文不值,勢必引爆逃命潮。

日期:2019-01-30

科技

手機部門虧損連連 華碩、宏達電為何不放棄?

華碩因手機業務未見起色,13日宣布手機策略轉向。台灣兩大手機品牌廠──華碩、宏達電面對手機部門虧損,仍堅持在手機市場奮戰;放眼國際品牌包括索尼、LG等,手機部門也不賺錢,卻持續推新機。

日期:2018-12-20

焦點新聞

全身管理一肩扛起 就怕聽到儀器「嗶嗶叫」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麻醉專科醫師一人顧五台刀已是尋常,醫療風險居高不下,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

政治社會

心病本就難治 因為你從來不是「他」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臨床心理師得衝刺自費項目,替醫院增加收入,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

金融

提高資產管理競爭力 8招讓台灣把錢、把人找回來

台灣現在不需要口號,而是要有實際的行動,對台灣競爭力才有幫助。

日期:2018-11-26

台股

大環境走弱他獨強 外資全面喊進台積電

昨(18)日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在法說會上雖然微幅下修全年與第4季財測,但對2019年在7奈米製程的信心相當強,外資圈有如被打了一劑強心針,全面喊進台積電股票,目標價落在260元到289元區間。

日期:2018-10-19

科技

投資新創企業你還在看獲利嗎? 專家說看這個才對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產業發展,新創產業成為投資市場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各國交易所也積極放寬上市掛牌條件,為的就是擁抱新創企業。面對投資新創企業的機會,你還是用獲利、每股盈餘、本益比等條件在檢視標的嗎?

日期: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