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紫外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紫外線共有246項結果
科技

機器人取代看護 為長照終極方案迎來曙光? 二○二三年最值得關注的照顧機器人

在二○二三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照顧機器人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日新月異、非常吸睛的照顧機器人,距離取代「推輪椅的外籍看護」,還有很長的距離,原因是⋯⋯。

日期:2023-01-17

生活消費

走入「經濟部工業局先進智慧顯示生活館」,看見未來科技生活

顯示器結合智慧科技,為生活創造無限可能 。「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 於10月26日至28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其中「經濟部工業局先進智慧顯示生活館」展出不同生活場景的智慧顯示應用,顛覆過去大眾對顯示器的認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日期:2022-10-31

生活消費

秋老虎飆37度高溫!東北風這天報到全台降溫,北部轉濕涼驟降10度,國慶連假天氣出爐

秋老虎發威,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昨(2)日各地區最高溫仍達36、37度〔北部(台北士林區)36.2度,中部(南投市)36.7度,南部(高雄旗津區)37.1度,東部(台東長濱鄉)36.4度〕;紫外線最大值大多為「危險級」及「過量級」。

日期:2022-10-03

健康

每天享受陽光普照15分就不怕缺乏 別輕忽維生素D防止晚期癌症有益

人體可自行產生維生素D,理論上只要充分接觸陽光,身體就能獲得足夠的量。但是你喜歡曬太陽嗎?如果不喜歡,就得小心了。(原文刊載於2021/9/15,更新時間為2022/8/30)

日期:2022-08-30

科技

台廠追星》晶片、太陽能電池、工業電腦、地面站商機閃耀 殺進SpaceX、空巴搶合作 四顆「護國群星」蓄勢爆發

地面設備和衛星製造,是三十兆太空經濟中重要的次產業。一家家台灣供應鏈,已經開始在這些太空次產業中有所斬獲。從穩懋、元晶、攸泰、耀登等台廠的成功經驗,看太空商機裡的台灣大機會。

日期:2022-08-24

生活消費

今午後變天!3地區將降雷雨 「這天起」雨區再擴大...全台連3天下大雨

今天(7/26)出門記得帶雨具!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午後中南部、大台北地區及北部、東半部山區將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而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到了週六至下週一(7/30~8/1)台灣附近水氣多,天氣不穩定,午後局部雷陣雨的範圍逐日擴大、機率逐日提高,並有較大雨勢。

日期:2022-07-26

生活消費

火烤蕃薯》今逢「大暑」大台北恐上飆40度 全台快烤熟為何唯獨它「最涼」?鄭明典解答

今天是24節氣、一年中最熱的「大暑」,火辣的烈豔依舊「烤」著台灣,花東縱谷甚至有機會挑戰42度,大台北則也有上飆40度高溫的機率,不過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這樣的熱浪將在下週有變化,預計下週二、三會稍稍降溫。當全台幾乎都發布高溫警報,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整顆蕃薯」中唯獨有那麼一小塊地方是呈現灰色、未發布警報的狀態,而這個「最涼」的縣市就是新竹市,引起許多人好奇。

日期:2022-07-23

生活消費

1張圖曝台灣像火燒煉獄!39度「類熱浪」連日狂襲,用3招準備防被「熱死」

連日來的極端高溫讓許多人熱到受不了,以為這幾天已經夠熱了嗎?有專家指出,「接下來幾天更熱」!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示警,「高溫來勢洶洶!」並貼出一張台灣上空1500米高度的溫度預測,直逼32°C。此外,中央氣象局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也在今(22)日提醒,「22日至24日有局部38°C高溫發生的機率!」尤其是今(22)日臺北市、新北市盆地,宜蘭縣地區,花蓮縣縱谷為紅色燈號,有連續3日出現38°C極端高溫的機率,呼籲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氣象專家賈新興也在粉專上表示,周末起更得注意,這周末天氣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7/23(周六)至7/26(周二)是太平洋高壓主宰的天氣型態,這幾天大台北地區要留意連續高溫超過36°C。他預估,7/24(周日),台北高溫有機會超過39.3°C,會「燒到叫不敢」。

日期:2022-07-21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94期︱志超、億光營收動態,存貨調整苦日子還有兩個月

6月營收出爐,存股池表現好、大家比較放心的公司,我們就不特別著墨了。我們針對表現特別不好的志超與億光進行特別關照,從中體會到,電子產業的特殊景氣循環,真的很不好掌握,存股型的投資人應把這類型公司列為中等難度,日後更加謹慎以待!

日期:2022-07-11

健康

倪匡生前苦於皮膚癌「放棄治療」、腿上腫瘤一巴掌大:沒了味覺像死了9成…醫:8危險因子注意

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倪匡週日(7/3)離世,享壽87歲,他生前罹患皮膚癌,3年前出席講座時曾透露自己因為罹癌後,味覺退化,愛好美食的他就像「死了9成」,因此決定「放棄治療」、要病痛與自己同歸於盡。

日期: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