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期間「關稅俠」川普頻出招,其中晶片稅更衝著台灣而來,將對台股造成什麼效應?各投資機構分析實質影響,電子、傳產各有風險與機會。
日期:2025-02-05
國內紡織大廠驚傳倒閉!據了解,廠址位於桃園市的紡織廠「大同染整」無預警宣布關廠,上百名員工上班到一半,才知道自己失業,員工們集結抗議公司違反勞動相關法令,目前市府表示,已收到公司函報大量解僱書,將協助勞工協商,針對部分違法也已裁罰。
日期:2024-09-11
在地緣政治帶動的供應鏈移轉浪潮下,印度市場備受關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的「2024印度台灣形象展」於本周三(10日)圓滿落幕,三天共吸引1.5萬人次參觀、創造高達1億美元商機,較2023年孟買登場的台灣形象展商機7000萬美元成長近43%,顯示台商對印度市場投資興趣大增。我國駐印度大使葛葆萱強調「台灣所有產業都應注意印度」。他說,台灣、印度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且印度是個很年輕的國家、人口紅利龐大,目前印度人均GDP約2500美元,未來成長空間巨大。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印度不但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且持續高速成長中,其每年增加的中產階級人數,比全台灣人口還多。印度市場潛力絕值得大家重視,現在更是台灣與印度合作「最好的時機」。
日期:2024-07-11
(今周刊1435)成衣代工大廠聚陽在全球設有多達十個生產據點,但除台灣以外,卻只在越南設立號稱「第二總部」的營運辦公室。這個決策背後,究竟看好越南什麼優勢?
日期:2024-06-19
面對兩岸關係緊張、中國業者崛起、再到無人傳承等眾多挑戰,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週三(4/3)舉辦論壇,盼透過成功台商的經驗分享,提供更多企業借鑑。
日期:2024-04-03
經歷前董座翁茂鍾官司案衝擊,近一甲子歷史的台灣紡織廠佳和,近年在車用市場大放異彩,更於去年成為特斯拉指定供應商。而領軍人物,正是第三代接班人翁偉翔。
日期:2024-02-27
當「酒干倘賣無」的回收事業,變成全球淨零解方,台灣新創企業要如何靠創意和專利技術,躍上國際舞台?
日期:2024-01-24
臺灣醫療器材每年有超過2,000億元的產值,高於藥品產業900億元產值一倍以上,年成長率更是超過10%,是生技醫療領域中最大、最重要的項目。2023醫療科技展上,工研院展示5展項與其亮點技術,期盼藉由產研攜手強化上中下游供應鏈,加快促進臺灣生醫產業晉身兆元產業。
日期:2023-12-19
年興日前突然重訊宣布關閉苗栗後龍廠,恐資遣5、 6百名工人的訊息震驚紡織業。關廠能成功讓年興快速止血,還是恐成為業績回不去的第一張骨牌?
日期:2023-11-29
高中同學在臉書分享一段影片,是20多年前我們高一時在教室錄的。下課時間班上鬧哄哄,有人穿著球衣準備比賽、有人在抬槓、有人迫不及待開始吃起便當,真令人懷念。高中畢業後,就再也沒有和這麼多人一起吃便當的機會,也少了很多有趣的經驗。
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