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紓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紓困共有1103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無薪假勞工看過來! 薪資最多月領10900元 補貼延長最多24個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行政院週一(7日)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勞工衝擊加劇。勞動部今宣布,安心就業計畫以薪資差額補貼減班休息(無薪假)勞工,將提高補貼請領月數上限至24個月,每人每月最高可領1萬900元,且過去曾申請過、領滿12個月民眾,也可以申請。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老闆直接叫我不用來了!全台80萬打工族、臨時工成了紓困4.0「漏網之魚」生計陷困境

行政院日前提出「紓困4.0」方案,看似部部有紓困,細看卻不盡周全,被迫失業的打工族、去年受疫情衝擊的自營工作者、被迫休無薪假的勞工,各有卡關之處。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加一次油800元,跑一天連油錢都賺不回來」運量暴跌8成,台灣大車隊如何帶2萬名司機逆勢求生

5月15日,雙北升級3級防疫警戒,熱鬧的街景瞬間宛如空城,看在小黃司機的眼中滿是焦慮,計程車龍頭台灣大車隊在這波疫情中使出渾身解術,在攻防並進的策略下,盼的是疫情趨緩的曙光。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驚!內湖電視台攝影廁所猝死 PCR檢測確診 北市快篩隊緊急設站

台北市內湖區壹電視公司一名攝影師,7日上午被人發現猝死在公司廁所。由於國內疫情嚴峻,且事發地處人多混雜的電視台,警方採檢送PCR檢測,檢測結果今(8日)晚間出爐,確認死者有感染新冠肺炎。

日期:2021-06-09

焦點新聞

柯P再轟國民兩黨:紓困要做但不要亂喊價 「別只認真做圖」 談北市疫情趨緩「最怕民眾這件事」

國內COVID-19疫情今(8)日新增219例本土病例,其中台北市新增54例。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下午防疫記者會上表示,陽性率已慢慢下降至3.6%,疫情有趨緩態勢,但儘管萬華有控制住疫情,但卻也有擴散至其他區域。由於不明感染源仍多,恐怕三級管制要放鬆還是十分困難。紓困措施也是近期關注焦點,繼國民黨喊出全民普發一個月薪資後,民進黨也跟進加碼,喊出發放一個月薪資。對此柯文哲表示,「要認真做事,不要認真做圖」,在網路上開始有人帶風向。紓困要做,但政府或立法院不應亂喊價,想好再做,只要中央不離譜,地方也不會講話。

日期:2021-06-08

焦點新聞

美國陸續解封 「報復性消費」湧現! 4月零售銷售年增逾5成 台灣「這些類股」可超前部署?

隨著美國接種疫苗比例超過4成,美國多個城市也即將宣布解封。日前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的三天連假,就出現從疫情爆發後,最大規模的出遊潮,像是洛杉磯機場就在5月31日當天,已出現今年單日最高的乘客人數。這也意味在疫苗接種普及之後,第一波經濟復甦將帶動旅遊、航空等內需消費市場。

日期:2021-06-08

政治社會

染疫不一定死,沒錢全家都要死!最後一餐送給醫護,回頭熄燈全店出清...疫情下掙扎求生的餐飲業

這周,看著台鐵的返鄉車票消息,先是大量訂票後出現大量退票,心情非常複雜。

日期:2021-06-08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今鬆口:同意國人在家自用快篩劑! 但立院備詢時為此一度動怒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台灣防疫工作都在跟時間賽跑,各重災區地方政府已採用快篩、PCR檢測並行篩檢站,希望加快篩出社區內隱形確診者、阻斷傳播鏈。目前,在台灣的篩檢工作均是由醫事人員操作執行,並且在固定篩檢站進行,雖然目前已經開放企業申請快篩站點,但民眾無法自行在家進行篩檢。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8)日赴立法院臨時會院會備詢時鬆口,同意國人可使用自用快篩劑!

日期:2021-06-08

全台防疫報導

紓困4.0懶人包/交通部推200億元紓困補助 陸海空觀光業者都有份

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各行各業都受到嚴重衝擊,特別是交通運輸業及觀光業更是從原本欲迎接的暑假旺季,直接變成需要「度小月」的淡季。上週行政院在紓困4.0措施中,也對陸、海、空交通運輸業者及觀光業提出紓困措施。本文將透過以下Q&A,說明交通部所推出的紓困措施。

日期:2021-06-08

政治社會

新加坡是台灣的8倍!一文解析:台灣購買疫苗的人均預算相比其他國家,有多精省?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